輔導別人的角色,需要被輔導怎麼辦?

問:

心情抒發
口袋怪獸
2021-12-21 23:22

由於另外兩封信有他們各自的用途, 所以我就任性的把幾個問題都放在這一封信裡面了
1.有朋友說活膩了但是不想完全死去,想到離死亡最近的地方,所以她在試圖讓自己住院。她說她想要讓自己瀕臨死亡,於是我提供了幾個自殘或自殺的方式但被一一否決了,請問有任何使者有任何意見與建議或是任何想說的話嗎?

2.等我四年畢業之後,我即將成為必須輔導別人的角色,萬一我比地下的人還需要輔導怎麼辦?負責輔導人的自己需要被輔導不是很好笑嗎?

3.你們覺得憂鬱症是病嗎?是不好的嗎?對那些人有什麼看法?那躁鬱症呢?它們一樣嗎?

4.寄信有字數限制嗎?

5.自殘自殺的好與壞,是好是壞
這些問題我希望可以獲得許多不同使者的回答(第四題不用啦),不用一個人回答到每一題也沒關係,但是希望每一題都有不同人的想法,不行也沒關係,一個人回答就好
By 熙
p.s. 放了一張天使的圖(不知道有沒有放成功),因為覺得這裡的大家都是天使


答:

你好,

1.

對於第一個問題呢,其實沒甚麼特別的,就是日常朋友的互動而已。

對方會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然後你也會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那對方可能會認同你的意見,可能也不會認同你的意見。

不需要為此過度延伸。

舉個例子,假設我跟朋友說我好想打球,那我的朋友聽到了之後,提供了一個NBA球員的日常訓練菜單給我,那麼我肯定會否決對方,說我沒有想打NBA。

但如果我的朋友跟我說「走阿,一起去打球。」

這個時候,有可能我會答應對方,因為我剛剛說那句話的意思是想找人一起打球;也有可能我會拒絕對方,因為我說那句話是想要表達我太久沒出門運動,所以我想要出門運動,並不是想表達我想約對方打球的意思。

不管怎樣說呢,溝通跟語言本來就不是那麼精確的東西。

所以我們會需要來回的溝通與確認,去釐清對方的真正的想法到底是甚麼;我們也會需要長期的默契培養,了解對方溝通的習慣與模式。

在這個過程中,彼此的想法與意見不同,被對方否決也是常常發生的事。

有的人說下次可以一起約,就是下次真的可以一起約;有的人說下次約,只是場面話隨便說說的而已。

那第一次對方這麼說的時候,當然我們不能確定對方究竟是哪種意思。但隨著互動越來越多,對彼此的了解越來越深,我們就會逐漸開始知道對方說話的習慣與模式。

你就會知道:有一些人的話可以完全聽進去,有一些人的話聽進去三分就好;有些人喜歡理性的建議,有一些人則喜歡感性的支持;有些人希望得到意見,有一些人則是渴望傾聽。

所以就你這個例子來說呢,

經過這次的互動,你對對方的了解又更深了一點,你可以知道對方活膩了,但是對方沒有想要死,她可能想要住院,也可能想要體驗死亡的感覺,但是並沒有想要自殘或是自殺。

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

那至於對方到底想要的是甚麼?希望聽到的是什麼?或是你要不要繼續提供意見給對方,或是對方根本沒有想要你提意見,又或是對方單純不喜歡你這次的意見,但其實希望你繼續提意見給他......

可能性有很多,那這就是隨著兩個人的互動越多,默契越深,就慢慢的會知道了。

2.

關於輔導他人的角色,可能需要被他人輔導這一點呢,

雖然不知道你所謂的輔導他人的角色具體指的是甚麼,但我這邊就用心理諮商師當一個例子吧。

就我自己的了解,心理諮商師有被諮商的比例非常的高,而且我也聽說,要讓諮商師理解某種諮商流派或療法,最好的方式就是實際上自己也去體驗一次。

也有很多實際上已經出師的助人工作者,為了確保自己的工作在狀態內,不會因為自身的議題而影響到那些需要被幫助的人,會定期的去諮商。

然後呢,像是諮商師或是社工之類的職業,都會有所謂的督導制度,簡單來說就是互相的分享彼此的工作經驗,或是由比較資深的工作者,回答一些助人工作平常實務上會遇到的問題。

在這種狀況下,其實也是一種「輔導他人的人正在被輔導」的狀況。

以下這兩個連結是剛剛google的,你可以參考一下,我這邊隨便節錄一下。

https://vocus.cc/article/5d51ffa6fd897800012e3fe1

https://www.betterhelpgroup.com/post/%E5%BF%83%E7%90%86%E8%AB%AE%E8%A9%A2-%E7%9D%A3%E5%B0%8E%E6%80%8E%E9%BA%BC%E5%B9%AB%E5%8A%A9%E6%88%91

(節錄:大部分的心理師在受訓期間,都接受了其他心理師大量的諮商與督導。或許你難以想像,縱使成為正式的心理師,不少心理師在關鍵時刻會接受其他心理師的諮商,也有一部分的心理師接受資深心理師為期數年的長期諮商。)

(節錄:「督導」制度。這是心理諮商工作非常重要的安全閥,通常由具有豐富經驗的資深心理師擔任。除了豐富的工作經驗之外,督導們也必須熟知各家各派的心理諮詢理論和技術,方能在心理師的工作遇到瓶頸時助一臂之力。此外,當心理師自己的生活上遇到困惑和難題時,好的督導往往很快就會發現;這時,督導就立刻成為「心理師的心理師」,適時幫助這位心理師解決問題,好能恢復能量、繼續從事助人工作。)

那我個人的想法呢,一個能幫助的他人的人,不是因為他不需要幫助,而是因為他「知道」怎麼從需要被幫助的狀況中走出來。

這其實才是一個助人工作者真正需要的品質。

3.

對於憂鬱症是不是病這個問題呢,簡單的答案就是看你對於「病」的定義是甚麼。

如果你覺得那是病,那就是病。

比較嚴謹的答案的話呢,通常在相關的行業,會使用DSM-5來作為判斷依據。

如果你不清楚的話可以去參考一下。

然後也稍微提一下,像這種東西都是有爭議的,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這到底是不是一種病呢?

要怎麼確定一個小朋友是真的有神經上的問題,還是他只是一個正常的小孩,但個性就是比較難專心而已?

這邊也google一個連結,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看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4655

像這種「XXX算不算一種病」、「某個人到底有沒有病」的問題,都是有一定模糊空間的。

我以前聽過一句玩笑話,說任何一個精神科醫師,或是諮商心理師,打開DSM-5看,都會覺得自己其實有精神疾病。

也有一些人喜歡用生理或心理的角度區分,說某個人會感覺到憂鬱,是因為身體的機能出現問題了,某些激素沒辦法正常的產生,這不是他能控制的,所以應該被歸類給「病」;那可能另外一個人感覺到憂鬱,並不是因為身體的機能出現問題,而只是單純心理調適的問題,所以他不能算是「病」。

但這種分類法真的合理嗎?心理調適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嗎,而且很多時候,心理與生理就是會互相影響,有一些人生理運作的一直很正常,但某段時間心理運作的很糟,導致最後也實際的在生理上檢測出問題。

所以呢,就我個人的觀點,很多時候沒有必要執著於那些標籤。

不是病,或是沒有病,不代表他沒有議題需要處理,也不代表他沒有需要調整修正的地方。

相反的來說,就算確定是病,也不代表他就一輩子只能用糟糕的方式生活,他可能還是有能力調適自己,或是找到某種與世界和平共處的方式。

至於憂鬱症好不好這個問題呢,首先你要理解,所謂的好或不好,都只是個人觀點或是個人偏好。

我喜歡吃咖哩,我覺得咖哩很好,可能我討厭吃三色豆,所以我覺得三色豆很不好,但這不代表咖哩「本身」很好或是三色豆「本身」很不好。

對一個喜歡吃三色豆的人來說,他就會覺得三色豆很好很棒。

同樣的,如果不從味道的角度來討論,從營養價值的角度來討論的話,這時候三色豆也被當成很好的東西。

再換一個角度,比如說素食者來說,一個牛肉咖哩對他來說可能是不好的,但三色豆卻是很棒的。

所以呢,好或不好這種東西,是跟觀點、角度有關的。

憂鬱症到底好不好,你可以問你自己覺得憂鬱症好或不好、你也可以問其他人覺得憂鬱症好或不好。

但那只跟你自己有關,只跟回答的人有關,並不代表除此之外的任何東西,不代表憂鬱症「本身」是怎樣的東西。

我可以說憂鬱症很不好,因為可以選的話我一定選不憂鬱;那我也可以說憂鬱症很好,因為它讓一個人有機會停下來檢視自己的生活,是不是需要休息或是作一些改變。

但不管我怎麼回答,這都只是我的答案而已。

沒有除此之外的任何意義。

也跟其他人,或是你應該要怎麼看待憂鬱症無關。

我想,比起問別人憂鬱症好或不好的這個問題,或許你更該關注的是,為什麼你會想問他人憂鬱症好或不好?

他人的答案會影響你的生活嗎?如果是的話,為甚麼?

4.

我想沒有字數限制吧。

5.

同樣的,關於自殘與自殺,究竟好不好的問題,主要也是看你自己怎麼想。

那我以前在解憂有寫過相關的主題。我把連結放在下面,你可以去參考看看,或許你會有一些想法。

https://www.tsunny.com.tw/mailbox_test/article_detail.php?post_id=52768

https://www.tsunny.com.tw/mailbox_test/article_detail.php?post_id=54932

皮夫 p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