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什麼東西是黑與白呢?
溫尼考特說壞來自外好來自內;克萊恩說壞來自內好來自外。
心理學沒有絕對,我學心理學這半年來領悟到了一個真理那就是什麼東西都沒有絕對。
佛洛依德提出的嬰兒式性關係說道很多東西啊都是人與生俱來的,這的確是啊,但是非黑即白並不是吧,通常都是人後天才建立的。
蘇利文和班傑明提出來的人際關係學派也說很多東西都是跟關係兩個字很有關係這也證明了環境是個很好的問題。
但阿德勒學派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提出了責任。
什麼是責任呢?
責任就是你這個人活成什麼樣子是你的責任你的生命就是你的責任。
他說了一句話「扛起生命之責的人,除我之外還有誰能扛?」
這證明了自我的重要。
再來我們來談談黑白吧。
黑白是怎麼來的呢?是對錯來的為什麼會有對錯,那就是極端來的了。
學說總是會有極端,就像人會有災難化思考一樣。
就像我剛剛說的好壞來自內外都是一種極端。
所以就會出現中庸。
又會出現新的學派。
但是就像我所說的學問淵博博大精深,學問絕對不是要讓我們變得很極端的,而是要讓我們變得有知識涵養,心理學沒有絕對,更多的是灰色地帶。
學習接受更多學派,才能幫助更多更多的人。
有一個電影那部電影很老我知道,那部電影叫做「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
我覺得作為一個心理系的學生我想講一下我的想法。
儘管我不夠專業,我也許很粗淺。
作為一個心理助人幫助者,我也常常在想幫助別人比幫助自己更重要。
我常常去讀很多幫助別人的書,比如諮商的方法、完形治療、理情治療等等。
但是我從沒想過幫助自己。
就在大一那一年我確診了憂鬱症,又在大二那一年我的憂鬱症轉為躁鬱症。
這種無法控制的感覺讓我差點從學習的道路中偏離軌道,我差點休學。
我原本是一個法律系的學生,法律系並不是我的興趣,那只是為了未來的就業。
我開始思考我的人生方向。
走入轉系這條道路我轉入了我最愛的心理系為什麼說最愛呢?因為我從國中就想唸了只是因為父母的阻撓。
我拼命的努力,只是我的躁鬱症也越來越猖狂直到有一次醫生問我「你要不要住院」。
這是一次警鐘,我的藥已經超過十顆以上,我每天都很不快樂,我依舊想幫助人,只是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而我只是純粹的想成為一個諮商師。
在台大醫院裡我因為太嚴重的躁症發作而被送進去急診室住了一天。
我永遠都記得他們把我綁起來注射鎮定劑讓我睡覺的畫面。
我被我阿姨接回去,我沒辦法解釋這一切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那次開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助人者最該幫助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你唯有自己找到快樂自己開心了自己正常了自己好起來了你才能夠去幫助個案。
於是我開始了治療自己的道路。
選書,我會把自己帶入,我會選擇自己能夠接受的,把自己當成那個個案來對待,畢竟如果妳自己都沒辦法接受了你的個案怎麼可能接受的了呢?
如今我依舊不知道快樂是什麼,我依舊在追尋快樂的路上。
但我覺得我們也可以追尋從心的喜悅吧?
先讓自己得到喜悅再讓我們一起把喜悅帶給世界。
以上是我,我覺得不管黑與白灰色地帶,不管躁鬱症不管各種東西,不管喜不喜歡阿德勒,那都是我。
原來,我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原來我也可以成為一個這樣子多元的人。謝謝大家
感謝您參加"原來我是這樣啊"徵文活動~
您已獲得 徵文活動 抽獎資格。
☆ 這次活動除了投稿即可抽獎以外,還有人氣獎唷,以愛心數最多者得獎~因此看到喜歡的投稿內容,歡迎按下右下角的愛心♡,給投稿的朋友鼓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