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你好,感謝你這麼用心的回覆。
在我還是小嬰兒的時候我爸媽就離婚了,我的監護權是歸爸爸,但從小拉拔我長大的是爺爺奶奶,我爸爸完全沒有盡到責任。
離婚後我爸爸又交了一任女友,這位女友我就以A女來稱呼。
A女也是離過婚而且有小孩的,雖然她的小孩沒有和我們住在一起,但我還是能明顯感受到差別待遇,我也時常被A女罵,但是我爸爸他很少會站在我這邊替我說話,甚至也會一起加入戰局來罵我。
雖然爸爸已經和A女分手一段時間了,但她還是在我的內心留下不少陰影,我永遠忘不了A女對我說的一句話,她說「對啦,後母就是難做人,我怎麼做妳都不滿意。」如果是以前我會認為都是自己的錯,但現在我真的只會覺得都是屁話,難道妳真的認為妳對我很好?
家裡得不到溫暖的情況下,網路就成為我尋求慰藉的管道,那時候我很瘋摩爾莊園和跑跑卡丁車,也很常上RC語音和別人聊天,所以那時候我結交了很多網友,每天下課最期待的就是打開電腦和網友們閒聊。
隨著年紀增長,我和家人就愈疏離,現在有什麼困擾或是想討拍,我都是先跟朋友或是網友分享,完全不會想跟家人說,因為不想再聽到相同的話了,他們只會覺得是我自己的問題、是我想太多。
嗨你好,我是蘑菇
謝謝妳的再次來信~
感謝妳的鼓勵,讓我有動力繼續回下去
自從回歸使者之後,就在思考自己回的好不好
我的家庭裡,從小到大主要是媽媽在照顧我,據說在我小的時候,我爸凌晨兩三點才到家,要爸爸抱抱的時候,爸爸都拒絕,說他抽煙很臭什麼的拒絕抱我。
直到我有印象以來,爸媽三個月一小吵,六個月一大吵,聽說很多對夫妻都是這樣(吵架的原因不知道),但我家吵架的理由是「妳怎麼把小孩教成這樣,什麼都不會,什麼小事都做不好」,一切吵架的理由都是「我」,也過無數次被爸爸問道「離婚之後我要跟誰」,大學時期,我爸以「快畢業了,得去職場適應環境」之名,實質上是叫我「幫她小三做事,順便培養感情」
第一次見面就讓我印象超深刻,見到那小三的第一句話不是「妳好」,而是「妳爸說妳是宅女,真的嗎?怎麼不跟同學出去玩」這句話我永遠忘不了。
至於為什麼知道她是小三,是我爸承認的。
那個小三有兩個小孩,還沒離婚,老公在大陸,可能是因為思念老公,所以找個人解解思念。
後來,身為巨蟹,又屬老虎的我,發揮了「虎不發威妳當我病貓」的專長,讓那個小三打退堂鼓,並不是我有能力,而是不想讓我媽傷害更深。
然而這件事情的結局是「小三揚言告我、我爸把我手機拿去,把小三的Line封鎖+刪除,兩年後完全分手不再聯絡」
讓我陰影更深的是,我爸曾經對我說「我從來沒把妳當家人看待」「男人不可能永遠只愛一個女人,幾年就差不多了」,甚至對我媽說「他覺得生女兒就是被男人玩的」
根據研究統計,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在未來的婚姻中確實可能表現出較低的情緒管理能力,較差的婚姻適應能力,對婚姻有更多負面感受和更低的滿意度。
跟妳不太一樣的是,家庭得不到溫暖的我,在學校也被排擠,唯一可以抒發情緒的地方就是學校老師,所以才會像上一篇我寫到的,喜歡上大我很多歲的老師,對他產生依賴感,很想從他身上體會什麼是父愛。
隨著社會的洗禮,我更不想理會爸爸了,所以會跟媽媽分享,但我也不會講太多,怕她覺得我想太多,甚至大學發生的事情都沒讓她知道,唯獨職場上的事情我會問我爸,因為他是公司最高主管。
如果我是妳,我絕對誰也不理,寧願自己一個人,對自己好一點,當然也會跟身邊的朋友分享自己的事情,當然也要「看人說」,很多事不是每個人都能說的唷~
願,未來的每一天,妳都能好好愛自己,吃自己想吃的,去自己喜歡的地方玩,然後好好照顧自己。
也歡迎隨時寫信來解憂,切記,妳不是一個人(◍•ᴗ•◍)❤
蘑菇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