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曾經在這裡抒發自己的心情。那是一段稚嫩的迷惑的年紀,雖然沒什麼道理但也可喜可愛的。
我最近寫了一篇文章,算是自己終於從這種沒有什麼道理的認知層次畢業了吧?在YouTube 影片[《岳陽樓記》為什麼不朽?|羅振宇《文明之旅》之1044]當中,提到一句話: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羅振宇說,「土」是無法從自己生存的環境所超脫出來。這對於剛剛才超脫出來的我,實在是句感動的震撼人心的見解。
這幾天,為了捋清自己的超脫,我寫了一篇散文,敘及我對反思、文化以及人格塑造的想法,並首尾呼應,欲進逼一篇文章中作者與讀者共鳴的可能性。
文章網址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fGvaNk1H/?mibextid=wwXIfr
我也重新看了自己第一次在解憂福利社寄出的信的回覆,一直記得上大人如在耳側的文筆與性格。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把這個文章網址轉給他,跟他分享一下,但是我不需要任何回覆,因為他已經不是使者了。
很感謝解憂福利社在我成長過程中,給我的激勵與支持。感謝您們。
我也是羅振宇的粉絲,前幾天才剛聽完每年年末必聽的跨年演講,每次的演講都讓我非常感動而且收穫滿滿。
連結的文章我看過了,雖然上大人已經不在解憂回信了,不過我們有提供使用者投稿的欄位,你也可以考慮把文章複製過來寄給使用者投稿,讓其他使用者看看或許也能激盪出一些知識的火花。
現代人的注意力都放在短影音或是其他簡單的東西上,會去看嚴肅一些的知識、科技、歷史議題的人已經不多了,像你還肯寫一篇長文來論述又更少了。
而且大家都默認學習很重要,可事實是許多人從學校畢業以後就不再學習了,更談不上認知升級。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希望自己學習、成長,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當你要成長、認知升級的往往代表你必須拋棄過去那個低認知的自己,正面面對那個錯誤的自己,這非常難。
附圖是今年羅振宇跨年演講給我帶來的衝擊。我是解憂的創辦人,羅振宇的提問讓我反思:我把用戶當成流量嗎?還是我把用戶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我對陌生用戶隨意發發傳單嗎?還是我是恭敬的遞出請帖?羅振宇的演講不光是傳遞商業價值,往往是闡述更深層做人基本的道理。
羅振宇說要拍幾十年的文明之旅影片的時候,當然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不過連結內是跟他進行訪談,為什麼喜歡做這麼長期的事情?像劉潤說的"因為,半途而廢,是大部分人堅持下來的唯一一件事。而這,正是時代給長期主義者的一場無與倫比的紅利。"也與你分享這篇長期主義的訪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