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屬感

心情抒發 · 2024-06-13

我現在是個高一生要升高二生,我的狀況從一開始的很喜歡上學到現在的只想逃避學校,但我不是不喜歡我的高中,而是對我的高中很沒有歸屬感,我沒有覺得這是我的學校的感覺,每天去學校前都是一番的心理鬥爭,想到要去學校就覺得好痛苦,可是又不能不去學校,每次到學校,我的想法都只有我好想回家,我很想改善這種狀況,但我不知道應該如何改善,我也有跟輔導處的老師們聊過,輔導處的老師們也跟我說如果可以的話就來學校,來了後到輔導處給老師們關心一下今天的狀況,那如果真的不行,就在家好好地休息調整,我覺得輔導處的老師們真的人很好,但有點(不是完全)相反的狀況就是我的班導,我的班導其實對我很好,但有時候只要我前一天請假,她基本上隔天都一定會問我昨天為什麼不來,妳這樣會跟不上課業,我當然知道她是在關心我,但她的語氣給人的感覺很像在質問人,而且因為之前有發生一些事情,所以導致我不太會跟班導講真心話,就會變得班導不知道我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就變成一個妳不知道但我不想說的狀況,但之前的狀況就是我有嘗試對班導講我為什麼不去上課的真實原因,但換來的卻是班導的指責而不是關心,雖然她的反應讓我不意外,因為以我之前對她的觀察就有猜到她的反應很有可能是這樣,但我還是想要賭一把看看班導會不會關心我,雖然結局不出我所料,但也從此就走上了我不會跟班導講心事的這條路上,其實我為什麼會這麼在意這件事情是因為我之前跟其他我信任的老師說我為什麼不來上課的真實原因時,不過她們是不是輔導老師,她們的第一反應也都是關心我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而不是指責我,但到了班導這反應就截然不同,當然我知道我不能要求班導一定要有我期望的反應,但班導的語氣真的讓我很不舒服,所以我才會到了現在都不會跟班導講心事,現在如果班導問起我也都是說身體或是講表面糊弄過去,但我的狀況時好時壞,所以我都會不定時甚至到常常請假,但每次回到學校上課就要面對班導的談話真的讓我覺得很想逃避,我現在看到班導也是能躲則躲,班導每次談話的語氣真的會讓人覺得被指責或是被質問,雖然我相信她一定沒有這個意思,但在我狀況不好的情況下又面對她的這種語氣,真的會讓我越來越反感,但因為班導也真的對我很好,所以我的內心真的很掙扎,而且接下來就要高二分班了,我是選一類,而我們的班導又是一定會帶到一類的班級,我們的學校是採3:3:3的分班形式,也就是三個類組,每個類組各三個班,等於我有三分之一的機率會被班導帶到,但我真的很不想再次遇到她當班導了,她每次都會為了一些只需要好好講就好的小事破口大罵,而且她還常常都把情緒寫在臉上,每次只要她擺著一張臭臉時,基本上我們班都不會好過,只要有一點點小事,就要接受她的破口大罵,雖然我沒有被罵過,但長期處在這種環境下,而我又是對身邊的情緒很敏感的人,我真的覺得我快要被班導搞到精神出狀況了,所以我才很不希望高二遇到她,但也因為這樣,所以讓我很焦慮也很害怕,如果我高二再遇到她的話,等於又要在度過兩年的這種生活,這樣加起來總共三年,我認真覺得如果高二再被她帶班,我的精神狀況出問題只是遲早的事,我該怎麼辦


桃園市生命線

你好:

         看了你的來信,信中說到你是喜歡這所學校的,但因沒有感覺到歸屬感而逃避上學,你很想改善這種狀況,也有跟輔導處的老師們聊過,輔導處的老師們可以體諒你的狀況,並鼓勵你來上學,這應該讓你感覺到溫暖吧。輔導處老師的關心讓你覺得安心,但面對班導的關心感覺卻像被質問,再加上他情緒起伏較大,讓情緒較敏感的你感覺很不舒服,想逃避面對班導。現在即將升高二要分班了,內心更加焦慮不安,害怕會再被分到這位班導的班級,是嗎?

 

         班導與輔導老師所負責的工作業務不同,學校輔導處老師們主要關心同學們的心理,而班導要顧及班上同學們的功課、行為、心理、秩序等等繁不及備載,全能班導每天要面對班上35~40位同學們,需要很耐心的像媽媽一樣每天不斷叨唸提醒同學們注意事項,何其辛苦啊!時間久了,班導耐心削減及好脾氣也磨沒了,難免會有語氣不好的時候,班上的學生就像班導的孩子,也許在這樣的壓力下,表示出對你的擔心也讓人感覺像在質問人了。

 

         歸屬感是人原生性的需求,大腦需要安全感。歸屬感需要的是「認同」,但我們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所以你希望哪些人認同你?

我們主動找尋歸屬感,不必等著「被」需要來認同,而歸屬感的找尋與建立,第一步,是擁有大我的價值觀。第二步,是擁有認可自己價值觀的人、支持自己往同一條路走。不認同的那些人代表不適合自己、沒有緣分,不用太苛求自已及別人。

真心「做自己」歸屬感才能油然而生。建立外在歸屬感的同時,也要保留空間、時間給自己,開啟建立內心歸屬感的管道。認同、連結、被需要,是尋找歸屬感的重要元素。

你在學校與同學的相處情況如何呢?與他們的互動能不能為你帶來一些認同與歸屬感呢?若可以在同學間建立歸屬感,也許在面對班導陰晴不定的性格時,就可以與同學一起共同承擔,說不定焦慮感可以稍微降低一些?歡迎再來信分享。

 

         在無助時,你仍願意提筆來信,這代表著你希望現況可以有所改變。我肯定你能面對自己的情緒以及想改善自己的表現。你希望被了解、被關心,或許付出的努力結果並不如預期,但至少你有努力過,就很值得讚許。但如果你已做了很多的努力,仍然沒改善,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不妨考慮去看一下身心科,跟醫師聊聊,或是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找一些能讓自己情緒比較穩定、開心的方法吧!平日如果你想找人聊聊,隨時可以撥1995生命線24小時專線,我們會陪你一起走這一段路程喔。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