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處之道 · 2018-05-08

平日週一到週五爸媽都在台北,他們星期六下午才回來。
這學期從開學開始,遇上第一次段考,這段期間的週六都去圖書館讀書(我是高一~~~),然後段考完遇上了校慶,就連續三週的星期六都不在家裡,校慶完接著又要第二次段考,我就照往例跟父母說我想去圖書館讀書,他們就說覺得我太常往外跑。
當然在這段時間內我還是有幾次是待在家的,因為我也覺得我這樣好像會讓爸媽覺得我太常出去了。
爸爸最近很常出差,上次他回來我剛好要去別校的校慶,但他們說叫我早點回來,因為爸爸要回來,說他很久沒看到我。
說真的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是我真的覺得很病態,他們平常根本不在家裡,雖然有阿姨、姨丈跟阿嬤在家裡,但我跟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關係,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我知道他們很照顧我,但那難道不是因為爸媽有給他們錢的關係嗎?當然要給錢,這我知道,這是做人基本道理。
我不喜歡待在家裡,待在家裡只會待在房間裡面,我覺得那就只是個房子,不是一個家。我待在那裡會覺得很煩,因為感覺就像是寄人籬下。
話說回來,我覺得他們根本就不應該說我怎麼那麼常出去,他們根本就不怎麼回來阿,他們不在家,那我為什麼不能往外跑?更何況我只是去讀書而已。
但是對於他們不常回家這件事情本身我沒有什麼意見,因為跟爸媽相處太久,會讓我感到窒息,壓力很大,他們這樣一星期回來一次反而讓我能夠比較自在的跟他們相處。
不過我之所以不滿,之所以覺得很病態是因為,他們最後說的那句:這次我們還是讓你去啦,但是段考完後,就盡量不要出去了吧?

我覺得很恐怖,我不知道我該怎麼想又該怎麼做...


杜康

我實在很想試著對你有些同理心 來解釋你的行為跟做法


但是我想了好久還是無法


來對比一下你跟父母做了哪些事情好了

父母
1 努力賺錢養家只有周六回家
2 給你足夠的空間並沒有限制你不能出門
3 給阿姨錢來照顧你
4 即使忙於工作還是希望偶而能跟你見見面聚聚
5 對你的不願意見面也接受 
6 你如果了解你的父母 那句"段考完後盡量不要出去了吧"
並不是命令 而是期盼
他們知道孩子大了 能見的時光已經越來越少 
只好渴求時光能暫停 可惜無法如願

你呢
只做了一件事情 盡可能把父母往你的心門外推

我有一個好消息是 高中畢業以後 升學能讓你離開父母離得遠遠的
你愛多久見一次都沒人管
對比出許多渴求父愛母愛的人來說 你奢侈的不在乎這一切
這也反映出一個基本的人性 
人總是在追求自己沒有的 然後鄙視自己所擁有的事物

過個十年你再回來思考這些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