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自己,從看見世界的不完美開始

心情抒發 · 2021-04-10

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假,但是我真的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每天我都覺得很想睡,明明什麼都沒有做,功課也都沒有完成,也沒有熬夜什麼的,但就是感覺自己很沒有勁,也沒辦法好好聽課,每堂課都覺得好無聊,也沒有聽的興趣。
覺得自己心情有點低落。
原本我常常和我學談心,當然每次談的都是關於她分手啊,跟男友處的不好啊,她很鬱卒啊,之類的,我從不跟別人提,我有多傷心或是我有什麼煩惱,因為我不想讓別人知道。而我也不喜歡主動講我的心事。

但是,現在我逐漸無法紓解情緒了
因為我連同學的這些話,甚至連老師上課的內容,父母親的關心都聽不下去。變得很易怒,不想聽到任何聲音,甚至風吹草動。
但是我很失望,因為自己連自己的行為都無法掌控了(但是我沒有想跳樓什麼的,只是想要割一割自己讓自己清醒點,但是沒效)。
我的身體變得好軟,沒有做事的力氣了,
好想有一個人可以好好聽我說話
但是又覺得是自己小題大作,這些事情自己擔就好
好希望有人可以給我一個溫暖的懷抱,告訴我,你會接受我的憂慮,而不是告訴我,我現在該做什麼,該思考什麼
我好希望老師可以不要用人的羞恥心作為上課的提點,不要總是跟我們說,看到別人在努力,你都不會覺得自己不努力很羞愧嗎?
也不想想自己在家都在幹嘛。然後停幾秒讓我們自省
我覺得我累了
我好累
如果有一天,我有機會暫時離開
我應該也不會想要回來了
不是怕帶給你們麻煩
而是真的,太累了


口袋怪獸

你好,

有時候確實會覺得很累,希望能夠到一個完全沒有其他人類,足夠安靜的地方呢。

每個人都忙著大聲喧鬧,害怕自己的想法不被聽見、不被重視。卻少有人學習如何傾聽。

所以世界上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吵雜聲音:要求、不滿、指責......

雖然是如此,但我們仍然能夠學習一些方式與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和諧相處。

所以給你幾點建議吧。

1. 接受自己,從接受他人(世界)的不完美開始。

大體來說,每個人看待自己跟看待他人的標準是一致的。

當一個人很嚴格的對待自己,(在潛意識中)他也會很嚴格的對待他人。

雖然有時候以外人的眼光來說並不總是如此,其他人可能覺得一個人有可能很嚴格的對待他人,但很寬鬆的對待自己。(或是相反)

但至少在當事人的眼中通常是一致的。

就像電影中的壞人,如果以他們的角度來看待自己,肯定都覺得自己是自己故事中的悲劇英雄一樣。

回到接受自己的話題。

當一個人沒辦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或是期待著他人能夠接受自己的脆弱時。

有時候是在反應一件事情:「那個人沒辦法接受其他人是不完美的。」、「那個人沒辦法接受他人可能是錯誤的、脆弱的。」

用一個具體的舉例

當你的老師在用羞恥心攻擊他人時,如果你沒辦法接受你老師的作法可能是不完美的,可能是有缺陷的,可能是錯誤的。

那麼,你就會覺得老師的作法是正確的、你就會覺得你自己必須要有羞恥心,必須表現的符合你老師的標準。

但是,如果你學會接受他人的不完美,接受他人可能也是脆弱的、會發生錯誤的。

那麼,當老師在用羞恥心攻擊他人時,你就有可能看出老師的作法是錯誤的,不適當的,沒有起到良好效果的。

這個時候,你就不會被老師的說法影響的太大。你也不會因為你沒有達成你老師的標準而覺得自己很糟糕、很脆弱、很不完美。

這就是,要接受自己,先從接受他人開始練習。

因為每個人(潛意識中)都是期望一致的。

一致的標準、一致的規則。

當你覺得其他人都是完美的、正確的,沒有一絲脆弱的,那麼你也會要求自己是如此。

但是當你了解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完美,都是可能發生錯誤的,都擁有著脆弱的一面時,你就能接納他人,同時也接納自己。

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從接受他人也有不完美的一面開始。

要接受自己會失敗會做錯,從接受他人也會做錯做失敗開始。

要接受自己的悲傷以及憂慮,從接受他人身上也有悲傷以及憂慮開始。(然後去觀察學習他人如何解決自己的悲傷與憂慮)

2. 接受不是認同、不是控制;接受是看見

認同(identity)是甚麼呢?

比如說當我認同考試考高分是一件好事,當我認同打籃球得分是一件好事,那麼,我就會控制自己去考高分,控制自己打籃球去得分。

我會控制自己去追求自己的認同。

但是「接受」不是「認同」。

接受是「看見」。

接受自己就是「看見」自己考試也時候會考高分有時候會考低分、就是「看見」自己有時候投藍會進有時候不會,「看見」自己打球有時候會得高分有時候完全沒辦法得分。

同樣的,接受自己,不是「控制」自己回到良好的精神狀態。

而是「看見」自己當下的精神狀態。

看見自己當下的狀態可能不好、可能不舒服、可能有不好的表現。

學會接受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控制,放下自己應該怎樣怎樣的想法,放下控制自己回到某種特定狀態的想法。

而是「看見」真實的自己就是處在這一種狀況之中。

接受,就是學會好好的「看」而已。

好好的看見一些東西無法被控制,無法如己所願。

3. 接受自己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接受自己生病了,我們才會懂得好好的吃藥看醫生,而不是覺得在生病時可以控制自己表現的像是沒生病一樣。

接受自己投籃投不進,我們才會懂得進一步修正投籃的姿勢或是力道,而不是期望用同樣的姿勢或力道可以控制自己投進。

接受自己累了,我們才會懂得好好的睡覺休息,而不是覺得可以控制自己,用以前一樣的休息量還可以有一樣的表現。

放下控制的想法,放下以前那一套行的通的作法。

接受現況就是如此,好好的看見現在的狀況是怎麼樣,真實的狀況是如何。

只有好好的看懂了,才有可能從那個狀況中離開。

如果狀態不好,最該做的是好好的看清楚這一個狀態是怎麼運作的。

然後接受它。

而不是在還沒有看清楚前,就想著爬出來,想著自己過去可以現在為甚麼不行。

但很多時候情境不同了,所以以前能控制的東西現在沒辦法控制了。

所以學會「接受」,學會「看見」。

接受自己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或是了解問題無法解決,所以學習與問題和平共處。

祝你順利。

皮夫 P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