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休學女生,當初因為重鬱症的關係放棄了學校,現在19歲,是該讀大學的年紀,我卻在家裡。
童年外向奔放的我,不知從何時開始變得非常不擅長社交,時時刻刻都感到自卑,包括長相、能力甚至是言行舉止,我都不敢表現給外人看,怕自己可能會做錯任何事。
我能正常談吐的對象,只有父母親、表姐、男友和一位網友,在高中前往精神科就醫時,甚至是媽媽替我開口,開完藥也沒有感到比較好。
後來去尋找心理師諮詢,也極為害怕談論關於自己的事,不但沒有讓心靈比較舒坦,反而是讓我覺得恐懼的一次體驗,還浪費了父母替我出的錢。
我在戀愛方面也不是一個好伴侶,而是會對對方造成身心情緒勒索的病嬌。我深怕男友會拋棄我,即使知道他很愛我,在我失控時也不曾對我發火或是動手打我,但我真的對自己好沒有信心,我覺得我不值得被愛。
我知道這樣是錯的,我好不想傷害深愛的人,但我沒有辦法不去做,包括口出惡言、辱罵、諷刺,和以不斷自殘方式取得男友關心……
我懷疑自己是否為BPD(邊緣性人格疾患),但由於前幾次的就醫及諮商經驗讓我不敢再去,也無從得知正解。
我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去解釋自己這些脫序的行為,好好上學、就業也好,溫柔對待自己重要的人也罷,我全部都好想做到。
親愛的憂鬱症女孩,你好:
感謝你願意信任我們,和我們分享這些擔心害怕,如此矛盾又無助的心情,向外伸出求助的手。我們從你的來信中,看見你好努力想要變好的心情與實際行動,曾經前往精神科就診、找心理師接受諮詢、試圖使用溫和的表達方式,相信你也查了一些資訊,才會提到BPD,也清楚這需要醫師評估。然而,嘗試了這麼多方法,卻找不到一絲改善的曙光,仿佛進入一個無解的循環,不禁讓人困惑起,自己究竟是怎麼了,好想找到一個答案,也好想好好生活,但不知道究竟要怎麼做。
讀著你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你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孩。而且,你願意誠實地面對自己現在的樣子,試著接受自己現在有憂鬱症,更願意主動求助。憂鬱症的復原過程不像感冒,不是吃三天藥就能恢復,而是需要穩定就診服藥一段時間,才能觀察治療的效果。你提到前幾次就診的經驗讓你不敢再回診,如果是擔心藥物沒有效果,建議你可以和醫師討論你服藥的方式以及服藥之後的身心狀況,如果是擔心不知道怎麼和醫師溝通,或許可以試著先寫下自己的疑問,在就診時拿給醫師看。另外,如果傳統的心理諮商談論自己的過程讓你感到不適,也可以嘗試藝術治療或沙遊治療。
我相信你已經花了許多的力氣嘗試過一個穩定的生活,但目前暫時沒辦法達成期望中的樣子,在此之前你可以想一想,在什麼狀況會讓你感到情緒失控、行為脫序,而你是否曾做出什麼事情緩和當下的狀態。有時在情緒當下離開現場,深呼吸三次,試著讓自己的思緒慢下來,或許能爭取一些冷靜的時刻,而避免口不擇言,當然若因為疾病影響,我們就會需要身邊的他人協助,但你可以試著思考身旁的人都是如何陪伴你,而在這段關係中你們分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或許可以一同討論在情緒當下可以怎麼陪伴你,也讓家人知曉你的擔心,雙方才能更加知道怎麼面對彼此。
有時我們會希望疾病能快速遠離我們,但若現階段沒辦法有突破性的改善時,或許可以思考的是,我們要如何與疾病共處,除了自己要多了解疾病的狀態,也試著讓身邊的人了解可能會發生的狀況,共同面對目前的需求。祝福你能在之後的日子裡找到最舒適的相處模式,當然若在情緒無法宣洩時也歡迎撥打1995生命線協談專線,由線上的輔導員與你聊聊,陪伴你度過難受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