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高中真的是這麼可怕的地方嗎?為什麼有這麼多學生在讀普通高中的時候因為過不了這個門檻而選擇自殺了呢?亞洲的國高中體制究竟如何,會讓孩子們走向如此痛苦的地步?難道一定要用這麼制式化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成為一樣的人嗎?為什麼有必要把讀書用成這個樣子呢?
哈囉。看到你這封我還稍微查了一下,東亞國家青少年自殺率最高的是韓國和日本,東方文化的確很容易陷入過於重視升學、太在意社會眼光的群體壓抑當中。
在我國高中時也有和你一樣的心情,國中時我那一屆還是某次升學制度改版(?)的第一屆,當時一直很忿忿不平,為何我這麼衰剛好是白老鼠這屆什麼的。但是很無奈,雖然很討厭課業壓力,被壓得喘不過氣,但我本身也算是個很在意成績的人,所以從國三到高中三年的生活都只有讀書QQ
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資源可以隨心所欲移居國外求學(是說留學或移民也會面臨不同的困難就是了),如果必須身在台灣求學的話,若非妥協於升學體制,那就是為自己另外找出路。
但是出路該往哪裡找呢?這個問題不大容易,也沒有標準答案。升學體制令人詬病的一點是,在這方面往往沒辦法及早引導學子找到適性發展的領域。如果不想被體制綁住,那就只能自立自強,自己去尋找體制外的其他管道和資訊。不管你選擇的是甚麼,想辦法培養未來可以謀生的一技之長,還是最重要的。
很抱歉對於體制的改變,我也無能為力,因此就當作是一起針對這個話題聊聊天,一起痛罵教育制度(?)囉~
如果想尋求生涯規畫方面的建議,或有其他心情抒發,歡迎再來信。
沐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