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在實驗室沒有歸屬感
或許是因為我的個性比較不合群一點,很有自己的看法,大概3分配合別人7分做自己吧,而大家是7分配合3分自己
因為這樣變得好不想去實驗室,我自己一個人可以很好,但不喜歡待在一個形成自己的圈圈聊天,也不會想與我聊,感覺很像被排擠,我寧可一個人待在家,做自己的事,也不想去實驗室體驗被排擠的感覺...
但又以為去了實驗室就能與大家增加感情,還有要露臉給老師看,好像太天真了,增進感情需要付出好多心力,而那是我不太會的能力????
另外想問是一個月只能寄三封信嗎?還是永遠只能寄三封呢,因為沒看到公告
妳好,我是樂高。
樂高會覺得在外面多少還是要有點表面功夫會好一些。
雖然說做自己沒有不好,但太過於做自己也會很麻煩。套用《浪漫輸給你》鄭曉恩的話:「群體生活,有些規矩就是毫無道理。但是為了好好生存,最少要有基本的了解。」
雖然跟劇情不太類似,但是起碼是個能夠省思的句子。
妳其實自己也知道問題在哪,卻遲遲不肯去解決,然後又抱怨別人的話,反而也會讓人知道妳不好相處的事情。而且太過於自我也會讓人很難去攀談,我行我素並非是獨特性格。
要說實話,一個人是真的很好!因為可以自由自在沒有人可以被約束。但有時團體生活也是很重要的!從各種不同的地方去學習,獲取更多的知識也是很好的選擇。
當然,如果妳真的覺得我根本不需要其他人,那麼妳可能就要習慣這種生活。
畢竟,兩方互相才能夠有良好的關係。樂高是不能確定她們有沒有刻意要排擠,但是從信裡看來兩方的表達可能都有問題。
其實,付出感情沒那麼難。
有些簡單的問候,例如:「早餐吃了沒?」「昨天有沒有做什麼?」「今天的實驗好難懂。」等等。一些基本的問答,其實也可以讓別人覺得有在關心,自然而然就會掏出一些話題。有話題也就更好延續下去。要增進感情或許不是那麼容易,但是我覺得只要試著讓自己努力多為對方著想,或許也能讓感情加深一點。
最後,樂高的這些方法,妳可以當作是參考就好。畢竟,做不做的來必須要由自己的內心去發掘,如果強逼的照做反而也會造成反效果。而且這些舉例也不見得適合妳!
我覺得會省思的人通常都不是太壞的人,所以我相信,妳一定也會找到妳自己的方法的!
樂高在遠方支持你!
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好好的讓自己變得更好吧!
另外,關於「三封信」的回應是指: 一次最多可以擁有三封已寄出且正在等待回應的信。
並沒有一個月只能回三封這件事喔!希望有幫助到妳!
願羽翼能使妳解惑,並且賦予妳翱翔,讓妳別再煩惱。
By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