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你好,我是一名準高一生。
國三的時候因為我總難以理解理化的內容,所以到後來幾乎放棄了自然,上自然課的時候都在複習其他科目。
但學期末的時候才赫然發現我大學想讀的心理系要選擇自然組才行,所以這個暑假想要好好的把國中理化重讀。
但現在因為是在幾乎沒有任何壓力的狀態下讀書,理化對我而言又是很難的科目,我常常讀到一半就覺得好累想放棄…
我不太能理解理化的脈絡,即使書本上那些現象的成因都寫得很清楚,但我在腦中演繹一遍的時候卻常常想不通。嗯… 我想知道其他人在讀物理、化學那類的時候是怎麼思考的,因為我總覺得自己是讀理化的方式、思考方向錯了… 不知道你以往都是怎麼讀理科的呢?
謝謝你閱讀了我的信,
也先謝謝你的回信:)
嗨你好,我是Moo
嗯我覺得物理跟化學的方向真的完全不一樣呢
物理的簡單原則就是:讓他有個畫面
公式當然得背,但是也要知道他的使用時機
在大量的題目練習和檢討中會慢慢找到規則
另外
在解題的時候試著把圖畫出來
斜面的摩擦力、重力、正向力等等全部畫
如此一來也比較不會遺漏需要計算的條件
另外一件事就是你說到的脈絡
在講浮力之前
一定要知道密度相對大的東西會沉,反之會浮
沉下去的東西仍然有浮力只是沒辦法讓他回到水面上而已
無論如何,浮力就是液面下的體積乘上液體密度
接下來的計算就不致於混淆了
化學我覺得大部分的東西都偏背誦
化學式、週期表、沈澱物、火焰顏色等等
真的就是一個原則:多看多背
逃避不了的
以上大概是我的想法
當然我覺得你可以多問一些人
或許可以找到更適合你的方法
不過還是得提醒
任何的學習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前面的放縱,現在就必須用更大量的時間來還
畢竟妳是自己讀,這是必然
所以不妨無力的時候,想想你的目標吧
期待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
M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