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很高興你能閱讀這封信
最近總是在想我這樣做對不對,我是不是傷害到別人了。
有一堂課我需要做報告,但因為我和班上的同學關係沒有熟到分組就一定會一起的程度,所以我就和另一個剛好坐我附近的外系生(以下用A表示)一組。
這堂課要求一組要4人,所以老師安排沒有分到組的兩位外系同學(以下用B和C表示)到我們這組。
在做報告前A和我討論工作分配的方法,A覺得自己不會找資料,所以由她來做PPT。最終A提出A做PPT其他人找資料然後報告,我覺得可以,並回復A可以。
之後我去和其他組員說這個想法,B回復可以,但C覺得A會中文應該可以報告。在經過我和C的討論後,我覺得如果A不了解報告內容應該也比較難做PPT,因為PPT是把所有資料篩選並整合。討論下來我不知道有哪一個工作適合她,以刪去法來說製作PPT更適合A,因此我只向A傳達了希望A也能一起報告的想法,A覺得一個或兩個人報告就可以了。因為意見不同所以我在群組中開了投票來決定,雖然只有4個人而已,最後是以大家都報告勝出。
在蒐集資料時,B在報告前3天都還沒交出資料,在C的提醒下我去問了B,B有提出STP的P她不太能理解,所以我找了參考資料給她。最後她交出的資料我覺得ST兩個步驟不對,所以在群組建議修該的方法,也舉了例子。我覺得ST不對是因為和我過去學的不一樣,但我不是很確定我是不是完全正確的,說不定她做的方法也是對的。
最後做出的PPT上面我的名字被打錯成"幹"可能因為看起來有點像,不過因為真的是第一次被打成這樣,要我完全不在意感覺做不到,但我也知道也許只是打錯而已,畢竟中文不是她的母語。
我不知道我的作法對不對我是不是不應該直接和A說可以?
明明我不能代表大家但我卻回答了可以,這不是讓別人充滿希望又掉入絕望嗎?
我是不是不應該主導一切?
最近的每個報告組別感覺都是我在主導,但我知道我自己沒有領導的能力,可是如果我和過去一樣什麼都不做這樣報告就會毫無進展或是草草了事。我希望我做的報告都是盡全力去做的。
我是不是不應該糾正B?
她做的也許是對的,但如果錯了,我這個組員是不是也有責任,而且那還是我學過的東西。
我是不是不應該在意打錯字的事?
我自己在打字、寫字的時候也常常錯字,我有什麼資格覺得別人打錯名字不好。其他人打成不同字但同音時我都不會在意的。看到她打錯字就覺得她是不是不喜歡我,畢竟我讓她失望了,大概是我想太多了。
每次遇到實情我就會在應該不應該間徘徊。可能對方沒有那個意思,但我自己卻想太多了。可能我不管怎麼做都不會有任何影響,其他人根本不在意。
我開始覺得我不適合團隊合作,但每次看到其他團隊提出精湛的報告、作品就覺得如果我也能在一個那麼棒的團隊中一起努力一起奮鬥該有多好。
我不知道我到底該怎麼做,希望你能給我一點啟發。謝謝你
我打得很長而且文筆、邏輯也很糟糕,非常感謝你能把信看完。
你好唷^^
上大學有報告的爭論是很正常的,姐姐一開始也不習慣。但你要知道的是,我記得高中也有做過專題,那時候的我也是具有領導權,大家都很尊重對方,這份專題沒有人不是不傾心盡力的,我們最後進了全台中專題的複賽;然而到了大學,報告這件事其實本身也不難,唯一跟高中不同的地方在於大家不會設身處地為不深交的人著想,但我們是容易考慮到別人的人,這就是為什麼大學報告每一次都這麼討厭的原因,問題都出在人心。
以下是你提到的四個問題
1、我不知道我的作法對不對,我是不是不應該直接和A說可以?
2、我是不是不應該糾正B?
3、我是不是不應該主導一切?
4、我是不是不應該在意打錯字的事?
因為你敘述蠻有條理的,所以我就直接回答了。
的確在我眼裡你不該一開始就跟A說他可以只做PPT這件事,但我相信多數人在那種場面會回答這種立即性問題的話,都會是如此衝動。這份報告本來就不是A可以在尚未討論之下,就先挑自己想做什麼,換句話說,這樣對他而言,A不就有優先權可以先選自己想做、並選他認為最好做的部份嗎?但其他人呢? 如果BC真的是比較小心眼的人,他們就會覺得莫名其妙就沒有選擇會很不好受吧。
所以關於第一個問題,姊姊認為犯一次錯就學一次乖,下一次要謹記在心就好~反正事情都過了,A沒有特別表現出什麼樣子就不要一直糾結了
再來是第二個問題,我是認為你可以告訴B你跟他的觀念不同,可以以討論的名義去跟他講,而不要一開始就用糾正的語氣去對待別人。
糾正對方的錯誤沒什麼不對,但如果自己都不確定自己講的是不是對的,那你就更不應該在這種情況下去糾正他,萬一對方才是對的怎麼辦?你這樣不是會打自己臉嗎?我不太喜歡這種事情發生在我自己的身上,跟你講一個例子,曾經我們班有一個寫數學每次都會算錯的人,但他很喜歡跟別人爭論答案的對錯,然而每一次他都是錯的,所以久而久之他一旦提出自己的答案跟別人不同時,別人第一個印象就是「他一定算錯」,有一種讓自己價值被別人逐漸貶低的感覺,也不算信用問題,就是有點慣例導致別人無法信任。
這個例子想跟你說的就是,我以前身為跟B同個角色的人,當別人指正我我虛心受教,但如果發現對方是錯的指正,下一次他對我的指正我就會很懷疑,甚至不願意相信對方的答案,寧可相信自己比較多一點。
你懂這個意思嗎?況且大學做報告的次數我自己覺得算多吧,也可能對你而言還好。但相比之下在大學,用做報告去了解一個人,往往比真的認識班上同學還快。
因為你們常常討論,我相信很多人都是用做報告的經驗去慢慢了解這個不熟的人個性的,就像你原本對外系的朋友完全不認識,經過這次報告,我相信你對他們多少也會覺得比那些不熟的班上同學親近。
好啦,講了這麼多,總結第二點,你指正B是一個很好的舉動,但請你可以先確認你所要跟B表達的到底是你自認為的正確?還是真的就是如此。若是連自己都不確定自己的是不是對的,就去指正,那麼對於關係沒這麼好的人來說(B),他如果是對的,他以後每一次跟你有爭論點的時候,都會抱著懷疑的態度去針對你給的答案。你可以試著用討論的語氣跟他詢問,比如說「哈囉~B,我可以問一下你們學的STP的ST順序確定是這樣嗎~因為我自己學得好像有點不一樣,我覺得應該....,你覺得呢XDD」
討論嚴肅的話題盡量用XDD,或是用~,或(,,・ω・,,)顏文字,都會讓人覺得比較不尷尬,並且比較緩和對方的情緒一點,像我打得那樣,是不是會覺得討論這件事比較不像質疑對方,更像是柔和的跟對方好好討論。可以試著聽聽他的看法再做報告上的決定。如果你覺得你的一定是正確的,那麼你才可以用「指正」的態度去告訴對方這件事。
第三點,我覺得報告就是要有人出來領導阿,你可以在你們群組討論報告當中,觀察一下有沒有人很積極的想要做這份報告,來決定你該不該主導這份報告。
比如說我,我自己是會在群組偶爾問一下報告的東西,以後要怎麼用,或是直接把問題丟出來,詢問群組的大家「.....這樣的方法你們覺得可以嗎~如果有人覺得有問題都可以提出來說喔~沒關係的(,,・ω・,,),如果都沒有問題那就這樣定了。」
這樣不僅是有詢問過大家的意見,用一些顏文字來表達,更能夠顯得自己是很客氣的。況且如果群組都不出聲的話,用這樣問的方式也能很快決定事情。
我自己是這樣啦,應該算是「間接領導」吧,在大學,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主見,盡量不要表現得太直接,不然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最好的方式就是跟姊姊一樣,似有似無的管理,這樣這份報告才會進行的順利。如果群組有什麼意見跟你不同的話,你也可以說出來,但適時的加入一些緩和情緒的文字,就像我以上說的符號,適當的使用絕對會很有效。
還有詢問比較決定性的東西,我覺得你做得很好的是投票。這樣也可以公開性的無異議,我覺得你在這部分做的不錯啦~
最後,是不是不該去在意打錯字的事情,我是覺得可能不該啦。因為如果是姐姐,我也不太會去在意這種小事,正如你所說,你也會打錯字,他又是外語的,所以打錯字基本上還說得過去,如果今天是懂中文的這樣打你才比較值得擔心。
但這種小事就別太在意啦,也不用太去羨慕別人的報告,因為我可以跟你說,每個組別都會有他們遇到的困難,你不能把你自己套用在別人身上,就連姊姊的報告有一次在班上是被打最高分的,但殊不知我的組員根本沒再做,投盡心力的是我跟我的男朋友,一個事不關己的人居然插手來做這份報告。你永遠不知道對方光鮮亮麗那面遇到的痛苦是什麼,你只能夠透過別人的報告知道,對方一定有一個是比較認真做報告的,僅此而已,所以別太羨慕別人,有時候搞不好你自己遇到這樣的事情,對別人而言還比較羨慕;因為他們遇到的事情比你複雜,只是你都不知道而已。
就如對姐姐而言,你的問題真的很小,甚至我寧可遇到像你一樣的問題。我在報告中曾經還失去過一個朋友,即便這份報告很光鮮亮麗,但其他人不知道的是,我付出了多少代價。
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經歷的,不需要去比較別人吧,這就是屬於你的考驗,未來還有很多報告值得你去學習應對。
祝福你ε٩(๑> ₃ <)۶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