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差異

人生經歷 · 2020-05-19

與人相處的想法向來是合者聚不合者散,畢竟每個人觀點想法,也沒有一定的是非對錯,因有共同話題興趣而成為朋友,不合頂多漸行漸遠

由於生活在外,與家人的生活圈不同,個性觀點也不同,感覺已經沒有什麼共同話題,加上他們總是以我是為你好、我是你家人所以你必須要這麼做為由,多次要強迫我接受他們的觀點,我不會否決他們的觀點,只是覺得他們不應該強加他們的觀點在我身上,所以我現在對他們漸漸只剩責任感,跟他們相處已經開始覺得厭煩,對他們只有應付的感覺

因為我們雙方都不願意退讓(他們依然想灌輸我想法,而我依然拒絕),我該怎麼辦?我甚至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家、什麼又是家人了


理性小姐

你好喔。

家人,或許對你而言現在已經跟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你才會上來寫信找姐姐吧。

其實阿,像你一樣跟家人之間有隔閡、或是相處不好的人很多,但他們也都一樣過日子。

我們不能否認生活圈不同,所以想法多數都會有差異。

甚至姊姊自己跟父母親相處也是,我們之間也有不能夠達成共識的東西,但還是有一些事情是彼此都互相有共識的,況且家人依舊還是家人,他們一樣是花了好幾十年的時間把你你生出來養大,即便想完全切斷關係也是不太可能的。

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想,或許對你而言家人真的只剩責任跟義務,但你並沒有跟姐姐完全的說明你們之間發生不同看法的事情是什麼,所以我真的很難給你一些實質上的建議。

我希望能在下一封信件裡聆聽你們之間到底是什麼事情觀點不同,而這件事有嚴重到讓你們之間過往的記憶都不復存在,在你心裡只剩下責任跟撫養的義務嗎?

每一件事情的大小狀況都不一樣,每個家庭都有不能夠接受小孩子發生的事,不能否認的是他們的思想都會比較趨近於保守,不希望小孩子走上會讓自己辛苦的路,希望自己的小孩能過上平凡而順遂的人生,所以他們的選擇我們都會覺得很死板。

不過呢,如果你把你們之間的問題告訴姊姊,我或許能給你一些建議,不論是怎麼跟家人溝通,或是姐姐判斷真的無法溝通了你該怎麼做。

當事人的判斷(你、或你的家人)往往都會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這件事,如果告訴第三人,而讓第三人做出判斷,我想對你們彼此都比較公平,你說是吧。

 

則關於家人的問題,我認為你還是不能夠徹底拋棄他們,畢竟他們也是你名義上、以及實質上撫養你長大的父母,我自己也是對未來父母的規劃有初步想法,我也覺得當我們出社會後,能帶給父母的就都是基於「責任」跟「愛」。

會想帶父母偶爾出去走走散步,會想讓父母下半輩子不用為他們的生活有金錢上的煩惱。我想這些都是身為子女應該要做的事情,前者是看有沒有「愛」,後者是基於「責任」應該做的。

我自己往後也有一個目標,就是必定會把我自己所擁有的分給父母一些,包括金錢。畢竟父母對我們而言,就是很辛苦養我們長大的,我是那個親身體會並看到父母「辛苦」的人,我自己是很願意甚至奉獻我自己的所有一生去讓他們快樂,或是無憂無慮,因為他們在我們小的時候也是這樣想的。

對我而言,對我好的人我就會加倍的好回去。

因此奉獻自己對父母好的這件事因人而異,我不清楚現在的你接受的了這種說詞嗎(? 但我還是希望你把事情的緣由說給我聽,讓我清楚知道你的處境再下定論,不然單憑片面的字句就想要幫你做一個人生的決定,這樣對你或你的家人而言都是不公平的。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