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近期的煩惱

心情抒發 · 2020-03-06

大大您好!首先如果有看到這個的話先謝謝您的回覆,辛苦了!!
那麼以下先稍微闡述一下這次的煩惱和自我介紹qwq
這邊是今年15歲的國三生,將要面臨會考的考生,女性。

前幾天上課時老師說了一些有關於美國連續殺人犯的故事,把罪犯的作為、極其極端的犯罪手法描述的非常鉅細靡遺,之後也接連播放了一些介紹該殺人犯生平、動機等等內容的網路影片。
下課時這些話題在班上炸了開來,許多同學紛紛表示對殺人犯的殘忍行為感到噁心與害怕,回家後我也稍微看了一下留言,大多數跟同學的看法相同。

不過我聽到這些故事和兇殺手段時內心沒有感到任何一絲恐懼或是覺得殺手殘忍,雖沒有到想要模仿或崇拜的地步,但也會覺得連續殺人犯似乎需要同情,由於班上幾乎沒有和我一樣有相同想法的人,故沒有將想法講出來。

我擔心是不是只有我這麼想,如此的想是不是與一般正常人類有所迥異?我的心情與感受算是不正常的嗎?或是有需要找專業人員諮詢嗎?

謝謝你們看完,在煩惱的時候找到這個APP真的是太好了。

辛苦了!!
2020/3/5留


口袋怪獸

推薦你看一本書:茱蒂‧皮考特的《事發的19分鐘》。故事在敘述一個在學校長期飽受霸凌的少年,忍無可忍之下,竟拿槍去掃射學校同學,犯下驚人的社會案件。這本小說非常深入剖析殺人犯的家庭、成長過程,以及涉入案件的相關人物內心,是讀完後會非常揪心的作品。

你會有同情殺人犯的想法,其實並不奇怪。當然殺人犯的行為絕對是糟糕至極的,但會做出這種極端行為的人,背後往往是很大的悲劇。若不是家庭或成長過程讓他感到憤世嫉俗,就是內心有無法填補的黑暗。

社會議題或影劇、小說作品當中,對殺人犯內心的討論其實並不少。前陣子很火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是其一。

我認為你會思考,到這個層面,代表你的心思很細膩喔!很多問題往往不如表面看到的簡單。殺人犯的行為固然可惡,但要遏止這樣的犯罪,根源就是必須了解他們的思維。

鄭捷在捷運上殺人的案件,也引發了很多的聲音:社會不該把錯都推給一個人承擔。當這樣的悲劇發生時,政府、家庭、學校、社會,其實都有責任。

當這樣的人出現的時候,身邊的人是否有適時給予關心?當他們遇到阻礙的時候,如果能夠感受到一絲溫暖,是否悲劇就不會發生?

在指責殺人犯的同時,去思考這些解決問題的辦法,我想是更加有意義的。

因此,話說回來,如果你沒有想模仿或崇拜殺人犯的心情,那我想應該不需要太擔心喔!: ) 你也可以跟老師討論看看,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社會教育議題~~

如果還有疑問的話,歡迎再來信~

 

沐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