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三,我的爸爸不常在家裡,我的媽媽會邀請爸爸的朋友來家中,然後靠在一起聊天,再叫我去睡覺,然後帶他去房間中,偶爾我在我的房間可以聽到他們在恩愛的聲音,媽媽也會說想跟那個叔叔私奔啊什麼的,可是又說很愛爸爸,但又會跟叔叔一起說他不喜歡爸爸,我沒辦法跟老師傾訴這件事,我不想讓他們聯絡社工什麼的,因為爸爸好像是故意不知道的,但我覺得心情很差
辛苦你了,這一聽就是非常兩難的局面。站在爸爸那邊告訴爸爸,或是站在媽媽那邊隱藏起來都不對,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相較於討論爸媽的是非對錯,我比較想了解另外一件事情:你的心情如何呢?有沒有因為這樣的事情內心受傷了呢?如果你的心受傷了,應該試著開始照顧自己內心的情緒小孩,告訴自己,做錯的人不是你不應該去承受父母的過錯。並且因為你不希望社工介入,那傾訴的對象也需要慎選,希望事情能按照你的期待發展.
如果你也不希望介入父母的糾紛,不想當家庭紛爭的仲裁者,那盡量避開叔叔在的場合。如此不管發生了甚麼事情都與你無關,這是最容易的一種應對方式。
我們的教育並沒有教導真實的人生,故事書總是說王子與公主結婚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就結束了,要孩子逐漸長大才知道婚姻與感情並沒有這麼容易,而是會面臨挫折、變心、委屈、欺騙,現實中的人生不只是白與黑更有許多灰色地帶,只有人生閱歷越來越豐富才能將這些看淡。
現在你只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就好,犯錯的人是家人並不是你自己,別因為這樣而傷心難過,也告訴自己未來還是有能夠值得期待與相信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