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給予對方精神上的傷害......
對方逃避問題還理直氣壯把錯都推給我,完全無法溝通,不斷模糊焦點和轉移話題......
狗吠人,人不會吠回去。
但總有種不爽的感覺,明明對方有問題卻死不承認,說實話對方也會假裝沒看到轉移話題,那對話根本沒意義。
而且總感覺攻擊對方不就變得跟對方一樣糟糕了嗎......
該怎麼制止這種想法呢,好想做又努力克制不做,煩躁阿......
你好,
很開心看到你的來信,遇到無法溝通的人確實很讓人生氣,用盡全力理解對方的想法對方卻不願意理解你的想法、想要和平解決卻不斷遭受對方的言語攻擊。不但心理不舒服,被攻擊久了甚至自己的自信心也會受到傷害。
所以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種人呢?
首先,抱著傷害對方的想法去攻擊對方確實不是一個好辦法。
如果在你還沒用言語攻擊對方以前,對方就已經會用言語攻擊你了,那麼你再使用任何的言語攻擊對方通常只會導致更加嚴重的衝突。讓你們的溝通走向死路。
比較好的方式,是使用一些談話上的技術,比如說同理心句型、開放式提問、標籤情緒......之類的方法,先保持自己情緒的穩定,讓對方把情緒消耗完,再進行溝通。
但是說實話這些東西需要時間學習以及練習,練習也需要循序漸進,從情緒比較不強烈的場合開始練習,不推薦一開始就是在情緒這麼極端的場合使用。
所以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呢,就是離開。
當你發現對方已經無法溝通,或是開始攻擊你,讓你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就馬上選擇離開現場,與對方保持距離。先讓自己的情緒穩定。
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是優先於溝通的。真正的溝通只會發生在雙方都擁有穩定情緒的時候。我們無法控制對方的情緒穩不穩定,但我們可以知道自己的情緒穩不穩定,只有先讓自己的情緒穩定,才可能有好的溝通。選擇離開是為讓自己的情緒不受到傷害。
如果對方堅持要跟上來吵架、攻擊你呢?
這個時候,適當的防衛就很重要了。
要學會區分這兩者:抱著傷害對方的想法去攻擊對方、以及抱著保護自己的想法去防衛,兩個是不太一樣的。
攻擊對方指的是,針對你們有爭執的這件事情,去攻擊對方。
所謂的防衛則是,針對對方不適當的溝通方式,保護自己。
任何人都可以選擇自己要在甚麼時間、甚麼地點、用甚麼方式做溝通,任何人也可以在任何時刻,選擇不溝通,就像我們常常聽到的:你有權保持沉默。
對方硬要在你選擇離場,不想溝通的時候溝通,就是一個不適當的溝通,那麼你可以選擇強硬的表達你的不滿:「你現在在攻擊我,我不想跟你說話。」
要記住一件事情,所謂的離開、不溝通,並不是代表你們之後都不溝通了,而是為了讓你們的情緒回復穩定,才能繼續接下來的溝通。
離開之後,可以選擇增加自己的談話技術,或是好好的擬定說服對方的方針。
離開是為了之後的溝通,同時也可以避免自己產生想傷害對方的想法。
By 皮夫 P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