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適用於計算及觀念偏重的理科喔**
----自己在家讀書時
首先先讀一下標題(單元名稱),搞清楚自己接下來要讀的是什麼,弄清楚主題跟架構之後比較不會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接著就開始讀理論或是公式的部分吧~
讀完一小部分(一個理論或是一個公式)就自己不要看書想一遍或是寫一遍,能夠順順的想得出來的才是你真的有讀進去的部分喔!(重點畫線)
所以我自己有時會邊讀書邊另外在紙上寫筆記(重點是自己寫下來的過程,所以不用寫得很整齊漂亮詳細也無所謂),一方面可以確定這些是經過自己的腦袋之後寫出來的而不是抄的(用抄的話就沒有用了喔);另一方面可以記錄一下自己讀了什麼,今天讀完之後可以再大略看一下筆記,是不是有哪裡不熟悉的地方,找出自己需要加強的地方。
除了坐在書桌前讀書,平常閒著沒事也可以回想課程內容:”下次要考哪個單元呢?這個單元有什麼主題呢?每個主題分別有什麼重點公式跟理論呢?那些理論跟公式分別都長什麼樣子呢?”,都能回憶出來的話,熟悉度應該就沒有太大問題囉~
-----練習題目
(有些人是藉由練習題目來增加對公式的熟悉度,但我自己通常是習慣先對公式有足夠的瞭解及掌握再嘗試應用到題目上,這方面就看個人囉)
寫題目時要抓題目的重點(細節部分也要注意喔),然後弄清楚題目的意思,知道自己的已知是什麼、要求什麼,看已知跟未知之間有什麼關係,可以用用看什麼公式。第一次可能會不太清楚要怎麼使用,可以先看例題來了解公式的使用方法及解題流程(但還是要自己想過喔~),接著就是練習啦~
重點:能不看書或解答,可以自己想出來的才是自己真的會的喔~
謝謝您與大家分享讀書的技巧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