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讀的是私校財金法律學系,其實當初選這個系沒有想太久就填了,也不知道究竟讀不讀的來,適不適合之類的,實際進來後如今大三,課業算中間排名,這應該不算好,我就開始想自己未來能做什麼,如果我不做這領域的事我能做什麼呢?
其實我煩惱的是上課問題,因為我有思覺失調症,上課時同學的耳語會使我困擾,覺得是不是在影射我或罵我,我會在意是因為我太在意他們了嗎?每天幾乎都週遭人開心自己不開心,嘗試改變也沒有效果,之後能怎麼辦呢?總覺得人類很邪惡,想要落井下石,我已經很痛苦了,視而不見就算了,還加以攻擊嘲笑。難道得了病說的話都不能信也沒有人權了嗎?
人生真難呢…
有時候覺得想打扮,因為人往往以貌取人,所以是不是稍加打扮,再加上改善溝通方式就能改善這情況呢?
大三應該是課業比較忙碌的階段,此時去思考自己畢業以後未來的出路,是有其意義但也不是立刻要面對並且處理的事情,需要更緊急處理的應該是把課業念好然後順利畢業不是嗎?
在學生時期有沒有思考出路意義差別並不大,因為工作要求的人格特質以及工作表現跟學生相差很多,如果對於出路暫時沒有自己比較中意的答案,等待畢業以後求職實際進入職場再了解自己的興趣也是一個方式。
學生時期非常在乎周圍朋友的認可與批評,這是個人性格未定型之前容易受影響的時期,所以很怕被朋友批評。真正的做法是不需要去管別人說甚麼,因為不論你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讓所有的人認同,通常正常人做一件事情能得到30%的人認同這比例就相當高了,如果你是總統這個比例可能還要下修到20%。說到底讓別人認同對自己有何意義呢?首先,生活是你自己在過,如果要讓別人認同就像父子騎驢的故事每個行動都進退失據。再來,有很大的可能別人並不在乎你的行為是甚麼,也就是說並沒有在討論你,如果先預設周圍的人對你有敵意的話,那的確生活會辛苦很多。
如果打扮能讓你自己開心,而不是因為取悅別人而去打扮,那這樣的行為相當不錯。如果你期待因為你的打扮周圍的人對你友善些通常會落空,但是如果是為了讓自己開心並不是為了取悅別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周圍的人反而會對你更友善。所以重點不是打扮的行為而是心態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