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租屋處附近有個賣玉蘭花的婆婆,第一次看見他的時候我其實猶豫了半下,因為玉蘭花其實不必要也很快就卸了,但只是個二十塊於是我還是回去跟婆婆買了,今天是我第二次經過那裡遇到那個婆婆,我想說今天也給他買個玉蘭花吧,買了一串後婆婆跟我說「謝謝」,但我第一下的反應居然回答「不會」……我突然意識到我會不會傷害婆婆,因為一般來說都會回答「謝謝」吧……感覺我是以同情心去跟他買……雖然我的確是想幫他可是心裡還是不太平衡……阿阿阿好糾結……
很多時候,真正的弱勢是那些每日都被明天壓的無法喘息的人
ll 覺得,比起語言
更重要的是實際行為
先來個結果論
不論是出於何種心理動機(愛心/同情等等),但的實際行為是上是尊重婆婆的,畢竟非單方面的施捨(畢竟買花仍屬交易行為)
換個角度
一個玉蘭花,不但照顧了婆婆
同時也養活了花農
採收玉蘭跟把花串起都是需要人力
最後
真的那麼介意自己說的不會
下次交易的時候,跟婆婆說句
“花開富貴,有妳真好”如何?
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