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

相處之道 · 2019-08-27

不好意思打擾了,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非常鬱悶,想詢問使者的想法,文章有點長,可能會比較麻煩使者,先說聲不好意思。
小時候我的家庭狀況還算不錯,家人海派,跟親戚相處也挺好的,但後來和某個親戚發生了一些事情,導致家庭負債,爸爸當時也因為自認看清了這個親戚的真面目,被仇恨佔據心思,性格天番地覆的轉變,變得很厭世,對人的揣測很負面,處理事情的方式常常是比大聲,威脅別人等等,我們一家人都很擔心他的轉變,一直勸他去接受治療,因為我們發現他的心理狀態不太對,但他是一個很大男人主要與固執的人,覺得我們是因為叛逆而忤逆他才叫他去看病,所以他的事情一直無法解決與溝通。
另一方面,為了減輕家裡經濟的負擔,弟弟很早就出來工作,我則是撐到大學畢業,對於人生的不安定感,讓我從大學就決定要取得一份穩定的工作,幸運地是我大學畢業後馬上就考取公務員,爸爸覺得很風光,就開始大肆宣揚,把我考上公務員的事講的好像選上總統,還會不斷地炫耀,甚至為此請了親戚去餐廳,花了很多錢,但是吃飯時因為爸爸想炫耀而講了很多不得體的事情甚至是他自己杜撰的事,例如:說我平常都在玩,沒在看書等等,為了自己的臭屁而亂說話結果被親戚當眾酸公務員怎麼這麼好考。也因為他的控制欲也很強,我的前置工作他都會想插手,導致我也被親戚酸是爸寶,個性比較懦弱,依賴家人。更甚者是我大學時經歷過讓我非常情傷的一段感情,我曾經因此痛苦.暴怒過,爸爸竟然把我的情傷當面說出來,借此反駁之前親戚說我的個性比較懦弱這件事,當然,親戚也當眾說我的人際關係好像很差,不會處理跟人的交際問題。
當下真的很難過,誰會像我一樣請一頓飯還被酸,爸爸甚至在請大家吃飯時一直提這段飯花了多少錢(感覺很像在邀功,讓吃的人很不舒服),很多親戚臉色都因此變得不太好看,這頓飯花了自己的錢還反而讓別人對爸爸和我的觀感不好,真的很悲哀。
事後我也跟弟弟討論過這件事,弟弟說我這是活該,為什麼要把自己的事情告訴家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沒必要說出來,因為爸爸是這樣的個性,跟他討論或分享是不會有好結果的,而且他弟弟也認為我個性太靜,幾乎不說話,別人的印象當然就是從我爸爸口中得知,而且弟弟也覺得我太在乎別人說了什麼,沒有必要,我也不斷反思,是不是自己真的太在乎別人說的話?
我知道我比較不會社交,但每次說話時,我發現似乎沒人願意聽我說,只是表面上問我問題,但實際上他們不在乎我有沒有回答,只自顧自的講自己的或問了問題後就自己找了答案而轉移話題,我最後只好沉默,有時我想,這樣真的是溝通嗎?久而久之,我變的更靜,我知道這樣的循環是不好的,剛好,請吃飯這件事又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很想改變自己,不想再這樣下去,可是不知道如何找到可以改變自己的方式。
想詢問使者,我的個性比較靜,而且很自卑,平時可以如何跟他人溝通?怎麼讓自己的社交技巧變好?
另外,像這樣的親子關係可以如何改變呢?這件事跟弟弟也討論過,他覺得爸爸年紀大,已經不可能改變了,該改變的是我們自己,減少跟他溝通和接觸才是解決之道,我自己因為也找不到合適的方式,也只能先採用這樣的方式,所以也想詢問使者對此的想法作為參考,謝謝您


米靡爾

抱歉讓你等了這麼久,希望沒有耽誤到你太多時間,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我們先來聊聊你父親吧。
人的大腦是一種很脆弱的東西,為了預防自己受傷,它有一連串的保護機制。
當人受到很大的刺激時,腦袋會承受不住,所以它的保護機制就會作用,因為大腦的能力有限,而問題通常都難以應付,所以它的保護機制,就是轉一個彎。
既然處理不了,就乾脆忘了,所以演變成了失憶;因為氣到或是難過到斷了理智線,所以乾脆性格直接大轉變,也就是你父親的狀況。所以每次大腦負荷不了時,就會找一堆奇奇怪怪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精神疾病會這麼多的原因之一。
如果要改善你父親的狀況,覺得要專業的治療師才可以有效的幫助到他,這裡指的改善是說回到他以前的性格,要說服他去需要好好下功夫,尤其大男人主義會很固執,自己說的才是對的,他最在意的點就是有人說他的不是,換句話說,就是不允許有人指正他。
所以如果要走根治的方向,你需要找專業的來,至於能不能說服他,就要看你們家人的耐心與脾氣了。

如果沒有辦法,就要潛移默化的方式去改善了,效果可能不會很明顯,而且時間也比治療來的漫長,這也是大多數家庭的做法,用耐心跟他磨。
因為沒有專業人士的幫忙,所以只能靠你們來幫助父親,所以首先,你們的想法必須是統一的,不能一個說要改,一個說沒差,另一個說都可以,這樣是不會有效的,你們要達成共識,才能有發揮潛移默化地可能。
好比父親開始跟人比大聲,你們就要開始說話,跟他「理性」的溝通,一邊安撫他,一邊建議他用溫和一點的方式;拿這次請吃飯來說,當他講出一些不適合的話時,不可以默默的什麼等不說,要當下立刻表面自己的想法,但要特別注意的是,要顧及到他的面子與尊嚴,畢竟當大家面說自己的想法,就等於直接在挑戰父親的尊嚴,所以時機與用詞要謹慎的選擇,多使用「我」、「我們」這樣的詞,並避免使用「你」這個字,當然飯桌上不是只有你在講話,而此時就是考驗你弟弟他們的時候了,你們要一起出聲,講白了就是要幫腔,要讓父親知道不是只有一個人在那邊反駁,而是大家都覺得這樣不是很妥,只要你們語氣放柔,不要把情緒帶到話裡,他應該是可以接受的,時間拉長,如果他可以自己想得通,問題就會慢慢變小了。
這很考驗你們的說話能力,還有彼此的默契,所以門檻相對治療師要來得高很多,而且也比較容易出現差錯,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家庭無法解決的原因。

最後關於你。
雖然我覺得多數是因為大環境的影響,所以迫使你有這樣的表現,但我們還是有可以努力的空間。
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是很好的一個開始,無論是對誰,只要能夠把自己的想法清楚,而且簡單的傳達給對方,你們在溝通上就不會有問題,摩擦也會減少許多。
雖然靜,但也不表示我們一定要講一堆話才行,話少沒關係,只要能講到重點就可以了,也就是所謂的: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如前面所說,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機,表達自己的看法,平時要給人一種「你是有想法的人」這樣的感覺,讓他們知道即便你沒說話,但還是有想法的。
溝通並不難,只要意思有傳達到,就是一次很好的互動了。
除了表達意見,觀察時機與場合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光表達而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是容易有反效果的喔,所以也要多留意講話對象的反應與想法。

父親的部分,就像弟弟所說,年紀大了確實不容易改變,有時候比起跟他講道理,直接迴避還輕鬆一點,但那並不是長久之計,減少了互動,也等於是在默許父親,不但不會讓他改過,還可能變本加厲。

辛苦了,雖然問題好像都是父親造成的,但某方面來說,他也是受害者。

真的很抱歉讓你等了這麼久,希望上面這些能多少幫上點忙。

米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