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迷茫
替我解憂的使者,你好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這封信能蒐集諸多使者的意見><麻煩了
我一直都有在接一些心理個案,我也都會盡全力去回答他們的問題,但是畢竟我只是一位高中畢業的學生,我爸媽前幾日便和我說,他覺得這樣不好,我不具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卻這樣如此草率就做這行業的工作,感覺就像沒有醫學專業的醫生,去醫治他人的疾病一樣沒有醫德。
這番話讓我開始害怕去接個案,深怕也許自己一直以來的好意,其實造成了他人的痛苦,或者是我的自以為是的好意,其實是對他人的傷害
請問各位使者怎麼想呢?
口袋怪獸
你好~這裡是亞依奈~讓你久等了很不好意思>_<
針對你的來信呀~經過使者們的討論,下面整理出各個不同的角度給你參考唷~
- 心態:
比起專業,心態比較重要吧~你也都是很盡力的去解決諮詢者的問題,就算專業度不足,也可以通過累積經驗來獲得成長。只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要逞強處理不了解的事就好了。
- 定位:
覺得你可以先想想看接個案這件事在你生活中的定位是什麼樣子,是單純當作幫助人呢?或是打算當成生命中的核心呢?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或許就可以比較清楚自己是不是要再進修。
- 未來:
或許你爸媽擔心的是你這份工作的未來,雖然立意良善而且的確可以幫助人,但社工薪水微薄也是事實。
- 困境:
儘管社工是份感覺可以帶給別人溫暖的工作,但其實也有它的困境。就像醫療一樣,即使醫生的醫術再怎麼好,也不可能完全排除產生醫療糾紛的可能。要是處理不好很容易有糾紛或是上新聞,也有可能會受到惡意攻擊。
- 合法性:
如果說是像我們使者這樣的志工性質,沒有太多專業知識感覺起來並無大礙。不過當它成為工作,有了收入之後就不太一樣了,沒有執照或足夠的相關經驗或許會有法律上的問題?
- 初衷: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想藉此得到什麼收穫?是希望能給予陪伴幫助,還是想要改變他人?好好思考自己開始做這件事的初心是什麼,可以隨著環境狀況做適當調整,但無論如何勿忘初衷
希望這些想法可以幫助到你唷:)
整理 by 亞依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