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一直被家裡綁著,選填學校時也是,沒辦法離開。
今天又爸爸罵了一番,沒有用...整天吃屎...什麼之類的一連串,媽媽也常拿別人家小孩來給我做比較,心裡總想:如果他們那麼好你們就去領他們做兒子好了(討厭被比較,我從沒拿別人父母比較過他們,每次聽到內心都十分氣憤)。
不過我都選擇沉默,但我想離開這裡,這個沒辦法給我快樂的家。
今年剛滿18了,前陣子考到車子、昨天才考到機車的駕照,過去我沒辦法果斷的離開,但最近家庭生活發生的事,一次次讓我更確定了決心。
雖然外頭身理上比較疲憊,但我覺得內心的疲憊似乎遠遠應該身體的疲累。
大人都說:「現在小孩,什麼都不能忍,以後出社會怎麼辦......」,不過我覺得我都忍了,有時候真的不行,「為什麼一個家裡搞的要像出社會工作職場?」
家的定義?是......?
一直覺得他們能留住我的只剩血緣。
一直沒有家中一份子的感覺......
我也開始計畫了,但心裡總問有些問題問著自己「我真的應該離開嗎?我真的能離開嗎?......」
你好喔~
姐姐覺得,你要離開家裡可以,但是不能是那種一聲不吭的離開,你如果是因為自己決定好到台北念書而離開家裡,我覺得可以,但選填志願這件事情請讓爸媽知道,讓爸媽知道你要到台北的決心或是原因,你的人生是你自己決定的,我也曾經因為想要離開家裡才想考台北的學校,但可是,姐姐用的是正當的理由去讓爸媽接受,也不會是私底下偷偷離開不讓爸媽知道的那種。
你還沒有出社會,你的經濟、能力也不足夠,說要跟爸媽切斷關係真的是沒辦法的,維持經濟獨立還要過很長一段時間,說要離開很簡單,但你不覺得爸媽把你養到18歲,他們至少也有付出心力「養你」
如果你要不講一聲離開的話,他們一定會很不諒解也很著急,我覺得不需要做到這樣。
我在信裡面沒有看到你想要跟爸媽溝通的樣子,反而是想要自己離開居多,我還是建議你可以跟爸媽說一聲你的決心,不要讓他們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你自己亂做決定,我知道你是上一封寄志願的人~我在想你可以利用志願這件事情讓爸媽知道你要去台北的學校,會離開家裡。
說真的,當初姐姐選台北的時候也有一個考量,就是經濟的問題。
台北物價很高,即便你租一間小房子都要幾千幾萬塊,每天的伙食費也不少,更何況我自己是一個偶爾會想吃零食、買飲料的人,所以我才說,如果你是要去台北,斷送了跟父母的關係這樣也不值得,但你是他們的小孩,說實在的爸媽不會完全不管自己的小孩的,辛辛苦苦養這麼大怎麼可能看著你受苦不幫助你呢?
我在想會不會他們是因為經濟的條件不讓你去台北念書,其實在台中也沒關係啊~台中也有好的大學吧@@我自己就念台中的
只要你有心,研究所再考一個好一點的就好了,而且出社會看的是工作能力居多
考國考公職那些也都是一條出路,有些人學歷高可是工作不好,這樣又有什麼意義呢?
最後一個人生的終點是工作,你只要找到一份薪水還不錯、待遇還不錯的工作,都是人生的贏家。
跟爸媽的問題還是需要談談,你不可能自己離開去自力更生,因為現實就是這樣,剛出社會沒有資源,社會會把你打垮的
我想你跟爸媽的問題比較嚴重,有時候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你可以傳賴或是寫紙條的方式跟他們說,之前我媽媽永遠聽不進去我的話,因為他跟我對談總是會高高在上,壓低不了姿態讓我沒辦法好好跟他溝通,導致很多事情我也是壓在心裡,直到有一次我寫信壓在她的電話下面,然後我是住宿生(喔對你也可以考慮住宿看看~~),所以等我出門之後傳LINE跟我媽說,請她看信的內容,其實人都很奇怪,看到信之後就會留著自己想,結果她就自己明白,她缺乏同理心這件事了,或許你也可以試試看,這樣可以避免掉很多難聽的話跟紛爭,在信裡面可以請媽媽也不要生氣、可以請媽媽理解自己的難處,如果更可以的話,可以請媽媽試著也用信回復你,我想這樣雙方就可以減少因為語氣而不能溝通的問題了~
希望你可以跟妳爸媽和好,事情總是要說清楚才能解決的
不管怎麼樣,你如果想要好好處理這件事就免不了跟爸媽吵架溝通,可能一開始會不能接受,可是你可以利用各種方式,比如說寫信,就能讓雙方可能情緒緩和許多的談,爸媽也可以因為信能留下來的關係,看到就能夠反覆認真思考吧
希望你可以開心 :)
同樣身為走過來的人,建議就是跟家人好好坐下談一談是必經之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