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了很多奇怪的事,其中有些問題我本來覺得很理所當然的,現在卻被罵到有點動搖,希望使者們可以幫我釐清觀念,回答以下問題:
1.如果我請你幫我查資料,最後統整出來的結論為A比較好,但我自己思考好後選擇了B(有分析理由),你會憤而決定再也不幫這個人查資料了嗎?(甚至覺得他沒有尊重你?)
2.如果一個人老是叫你提意見,但提了後又反駁你,然後你反對他的反駁他就生氣,這樣有叫溝通嗎?(就他生氣的理由在於他覺得他經驗知識比較豐富,所以說的比較有道理,但你卻自己要去試他覺得不好的路,等於沒把他的話聽進去,所以就生氣了)
3.為什麼越長大,人們對一個人的忍耐程度會下降呢?在面對一個新知識的時候,我們都跟剛出生的嬰兒一樣,憑什麼長大後我們就得聽一次就理解了呢?
4.為什麼人們總是告訴別人其他人做不好的事,你也不要碰,不要自命清高?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不一樣的耐力與潛力,為什麼總要在他還沒做之前就制止呢?如果他能承擔失敗的風險不就好了嗎(最恨的是一個人願意承擔失敗,但其他人卻要在他失敗後再嘲笑一番)
(就像是你說國父也是革命了10次之後才成功,但他會告訴你你就不會是國父)
你好,由陸來回覆你的為甚麼
1:如果我願意幫你查資料,然後結果明顯是其中一個比較好,就算你選擇B我也不會說甚麼,但是後悔以後的抱怨不要讓我聽到。
這情況不會讓我覺得不受尊重,因為選擇是在你,而我查資料是為你提供意見,但你若之後反悔覺得還是我資料上所說的"好" 比較好,
那我會覺得關我甚麼事,因為我已經拿出比較給你了 。(以後不幫查資料這個 對我來說是取決於我的心情)
2:一個人老是叫你提意見這點 ,是會讓人生氣的哦,因為提出的以後又要反駁,會讓人覺得你是想吵架還是想知道知識 ?
如果你是反駁的那個、想走他覺得不好路的那個,這個決定你就不該告訴提供意見給你的人,你可以自己去嘗試 ,但不要用自己的觀點去否定別人的經驗,這十分不尊重。
雖然他的經驗也許是他的個案,他說得不好也許正好適合你,這些都 是要嘗試以後才知道的。
3:很簡單,因為你不是他重要的人,所以對你 他沒有必要忍耐,雖然這不公平,但很多人是用自己的框架架設在他人身上,
而且長大以後你活的年次同時也在吸收著知識,你的腦已經可以充分傳達各種指令給身體,比如坐下蹲下都只是一個想法就可以做到,
然而這是嬰兒做不到的,所以怎麼會拿嬰兒來比較呢? 人活著學期知識也可以拿看小說來舉例,
時常閱讀的人自然會看文章速度變快,而大家自然也會認為到了某種歲數,某些事情應該看過一遍就會了吧。
4:這的確是一個不好的風氣,好比說網路上的新聞,可憐的家庭或社會事件,
有時候留言完全沒有溫暖,但你會發現這些憤世嫉俗者通常也過的不太好,
因為負面的這些人自己本身的壓力以及不足,所以他們更想看著別人的失敗來對自己說 : 我比起這些失敗者還要好。
只能對你說,不要受到這些人的影響,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錯,也有一些特別的因素會是因你而在,
每個人都是特別的,想嘗試甚麼. 機會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不害怕失敗、不怕受到嘲笑 ,都有機會成功,
只要記得嘲笑的那些人都是自己本身是失敗者,所以才會在他人身上施壓。
因為那樣他才感受的到不是只有自己落後。
你的觀點很好,但不要急著想向別人證明自己的ˊ想法,從你提出的1-3點可以發現你有點過於展示自己的邏輯
但在展示自己覺得很強大的邏輯之前,你首先要讓對方認可自己的實力,不然只是說說誰都會。
另外 - 你提出的第4點很棒,因為我也是跟你同樣想法,而我傾向於那種推人一把或是拉人一把的,
推你成功;並且在你困難時拉你一把。
因為我非常珍惜每個人。 謝謝你的來信
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