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一個很典型的重男輕女,疼哥哥和弟弟,還說只有男生才能傳宗接代,說我嫁不出去,看到我都罵我,在家也跟媽媽說不到3句話,但媽媽卻可以和哥哥和弟弟聊3小時,在家一點都不開心
父母通常是家中權威的代表,如果做的決定不公平或是不理性,常會造成子女無所適從。
不過畢竟父母也是凡人並非聖人不偏不倚,常常會有不理性的表現,例如總是偏愛家中某一個子女、總是無法和緩跟家人溝通,如果用放大鏡看自己家人的缺點可以說數也數不清楚。普遍出現的現象是母親偏愛兒子、父親極度偏愛女兒。
以前的社會是威權社會,即使在家中子女無論受到如何不公平的待遇也只有聽命行事,在現在的社會並非能讓威權行為滋長的溫床,當妳對別人說出自己的苦惱大家都會安慰妳的。
別人的偏愛卻無法以一己之力改變,妳無法靠道德指責要求˙母親對妳跟兄弟一樣的疼愛,就像沒有人能對妳道德指責要求妳去愛上別的男生一樣。學生留在家庭跟父母相處的時間並沒有想像中的長,該離家自立的時候就勇敢自立,說是父母或家人也不可能永遠陪伴在自己身邊,只有先愛惜、肯定自己才是改善所有人際關係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