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牙醫診所推薦

身體健康 · 2019-04-23

我是第一次在這裡提問,很期待可以收到回覆,以及可以解決我的問題。
字數可能有點多,先在這裡謝謝您有耐心的看完:)
其實關於看牙齒這件事也已經困擾我很久了,雖然上網查過很多家牙科診所的資料,但是評價往往都很兩極(有的人說很好、有的人批評),而且反而因為看過太多家的評論而更加迷惘,因為不知道到底哪一家比較好。
我希望可以找到一位有耐心、愛心及同理心、溫柔、細心的好醫師,診所設備不要太舊或落後的。
還有其實我本身很害怕看牙齒,每次對於看牙齒都很恐懼,補牙或根管都需要打局部麻醉才敢開始治療,我原本是在某家診所看的,那家診所只有兩位醫師(一男一女),我是給女醫師看的,雖然女醫師很細心也蠻溫柔的沒錯,但是那家診所的設備有點舊,之前我牙痛去那裡檢查,X光也照了,但就是檢查不出原因,那裡的兩位醫師輪流看過X光片後都說沒事,看不出什麼問題。
弄到後來連我的母親都懷疑是不是我的心理的問題,結果去到大醫院的牙科先給那裡的牙醫看一下牙齒,牙醫看一看後立刻說可能是蛀牙,要照X光才能確定,後來檢查後才發現是門牙有一顆蛀牙,需要做根管治療。
我還是不敢給那裡的牙醫治療牙齒,所以後來我還是回去給那家診所的女醫師治療。
當然我還是很害怕,就連那裡的男醫師都一直罵我,說我要對自己負責、媽媽不可能一輩子都陪我看牙醫、如果去大醫院麻醉治療誰要出錢?
就連女醫師也忍不住失去耐心的叫我的全名,罵我我幾歲了?又不是三歲小孩了?
連最後治療完畢到櫃台時,女醫師都還罵說人生的成長過程不可能都沒有痛的。
我很感謝那位女醫師這幾年來幫我治療牙齒,只是我也不願意這樣,我就是克服不了我的緊張跟害怕才會這樣,如果可以我也很想跟其他的人一樣很配合、保持淡定的看完牙齒。
只是我還是沒辦法,一度我都想找舒眠麻醉的牙科,但是費用較高,而且媽媽也不同意(我才國中,還是需要媽媽同意跟付費),最後我是硬著頭皮,請媽媽拿著手機放音樂在旁邊給我聽(那裡沒電視,醫師他們的說法是怕看牙齒時會分心所以才沒裝),盡量讓音樂聲壓過鑽牙聲,才完成治療的。
我甚至在治療過程中把自己的手都抓傷了,現在還有留疤還沒完全好。
那時男醫師看到我手背上的抓傷痕跡,還說我這樣沒用,他以前念書時壓力也很大,甚至很害怕看到明天的太陽,霹靂啪啦的教訓了一長串後才停止。
說了這麼多,最後我只想問兩個問題,一是台中有沒有推薦的溫柔的牙醫診所?二是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克服看牙齒的恐懼?謝謝


蓋世太保

你好,我小時候也很害怕看牙醫,甚至在我大概國小的時候還為了不要看牙醫跟醫生和爸爸下跪哀求,搞得診所裡的人哭笑不得。

讓我分享我一路克服看牙醫的恐懼的心路歷程拉~

首先不看牙醫最基本的當然就是要做好牙齒保健,牙齒健康,自然可以與醫生說掰掰,平常盡量少吃甜食,吃完後也多喝一些水避免糖類堆積,糖代謝物可是細菌的營養,平常吃完東西可以用牙線仔細的做清潔,早晚定時刷牙,若有時間午餐吃完也可以再刷一次,但建議吃完東西後可以等個30分鐘或喝點水漱口再刷牙,否則容易傷牙齒,導致珐瑯質流失容易有敏感性的牙齒的副作用。

刷牙建議一次一兩顆慢慢刷,採垂直牙齦的方式去刷,會比較乾淨,若偷懶平行牙齦一次刷一排這種刷法不但刷不乾淨,還會導致牙齦萎縮而形成敏感性牙齒,正確的刷牙方式youtube搜尋應該都有。

然後定期半年至一年回診所洗牙清牙結石,通常一般牙醫會為你檢查有沒有蛀牙。

因為很早期的蛀牙不一定會痛,而他又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往往你不易察覺,等到會痛的時候去看牙醫肯定更不舒服的。

一旦發現蛀牙就趕快去給醫生補,你越拖導致蛀牙越嚴重只會使治療更不容易,就以一般的補牙跟根管治療,哪一個可怕,你應該比較的出來,所以牙醫你越害怕越要及早看,因為越拖只會讓你治療時所需承受的恐懼更大而已。

其實現在的醫療很進步,一般的補牙甚至根管治療或抽神經其實都不會痛,最多就是打麻醉的那一剎那會有點痛,但即時你會怕打針的痛,現在也有塗抹式的麻醉,在打麻醉針前先塗,只是有些醫生會問需不需要,有些醫生不見得會問,但你可以主動要求,所以你應該走到外面的世界看看,醫療設備落後的診所自然就不會有這些東西拉~

 

根管、抽神經、補牙我都做過了,但我覺得最不可避免的痛是拔智齒,但其實手術過程有打麻醉所以其實不痛,頂多器械的聲音很可怕,我是真正痛在麻醉藥退之後,但只要有吃止痛藥其實也就不痛了,當初醫生是有開幾顆給我,但我吃完不想買,所以有點小痛,但後期也沒前期這麼痛,是可以忍受的範圍。

 

我不住台中,無法推薦你診所,但可以告訴你我是怎麼找到溫柔細心的好醫生~

首先我覺得網路上的評價是蠻有價值的,只是可能還是要去分辨一下,有時候同一診所有多位醫生,負評跟正評可能是不同人,再來一般只有不好的經驗才會上去寫,有好經驗的人不一定會寫,不好的經驗要分客觀還是主觀,若是明顯的醫療疏失這就是客觀的不好要避免,若是很痛什麼的這有時候因人而異,case by case,也不能完全參考,可以選擇差評比較少的診所看看。

 

然後我的經驗是普遍越年輕的醫生都會比較細心與溫柔,當然有些人也會擔心年輕的醫生會不會經驗不足,我想若是簡單的蛀牙問題應該沒有差異,但若是一些像要拔牙之類比較嚴重的可以多看幾家比較意見,因為有些診所會為了賺錢,有些牙齒是救的回來只是可能要花時間反覆回診治療與觀察,但有些醫生會建議直接戴牙冠之類等等不同的建議,所以我建議你在找到讓你信賴的醫生前可以多看看不同的醫生,除非是像根管治療或智齒這種要分多次療程的治療最好不要換醫生,讓同一個醫生做完療程比較保險,所以在這之前,有蛀牙洗牙需,是可以多看看不同醫生比較。

 

再來我覺得看牙醫過程中那些器械操作的聲音,即使一點都不痛也會讓人因此感到恐懼而覺得痛,簡單的來說就是你被你自己的大腦給騙了,所以你要理性的去辨別那些器械的聲音與你自己的感覺其實根本一點都不相關,你一點也不痛只是聲音很可怕而已,你要一直清楚的讓自己知道這一點,害怕的時候你反而會越集中注意力去聽器械的聲音與感受牙齒裡的感覺,而把恐懼無限放大,其實這時候你更應該要想辦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想一些極樂或極悲,強度夠大的事情,或是很複雜的事情,譬如說數學題目,還是背背國文轉移注意力。

 

 

牙齒保健終究是最佳良藥,加油了!

 

老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