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到一篇文章寫著「如果你要登山,你只需要拿好你的裝備,並留意你腳下的路況,偶爾走累了抬頭看看離山頂還有多遠,休息夠了再繼續走。」我覺得挺有道理的,你一直看著目標會不自覺的想「怎麼還這麼遠?」,這樣會快速消耗你的信心與耐力,但是不去注意離目標還有多遠,只要道路是對的一直走總會到,而且不知不覺就到了。
我只想說:「目前看不到希望,沒關係,只要你有嘗試去努力,只要你有毅力,再久你還是會回到你想要的道路,或是找到其他的出路。」
「Life will find the way out.」
優冰上星期日才去跑了22公里的馬拉松呢,雖然不是登山,卻也和登山一樣,只要走穩每一步並在對的道路上,時間就會不知不覺過去,目標也就不遠了。
看著遙遠的目標,一開始總會預設自己不能夠,又或者,因為太過自以為而輕敵了。但若停留在害怕與想像而始終沒有跨出第一步,那目標終究會像浮雲一樣消逝,然後再也追不上了。
追尋目標、登山或者馬拉松都只是一場耐力賽,比的是一股堅持向前的傻勁,和清醒的判斷力。
目標只有一個,路卻不會只有一條。埋頭就走的旅行也許會被稱讚為勤奮,但若真的走進死路,與其浪費力氣砍草劈樹,不如轉個彎尋找另一條路。
所以出發前請抬頭挺胸,拿好地圖與指北針再出發,或許就能走得更有自信,也才有機會看見路上難得的野花與蝴蝶。
等你走累了,耳邊云云著的無非「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但多少的休息是足夠,多少是太多?
有多少人仗著休息的名義便賴著不走或者怠惰了,又有多少人有著明確目標,卻在一次次的休息中迷失了方向呢?
跑完馬拉松的經驗告訴我,休息是必要,卻要在習慣鬆懈之前重新邁開腳步,否則就再也跑不動了。
當你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跨出第一步並習慣了行進的節奏,稍微喘口氣能讓你走得更久,可如果休息到滿意了再出發,就要花更多力氣驅使自己重新前進了。所以,懂得拿捏休息的分寸,也是一門不容易的課。
但,你知道為什麼生命這麼厲害,會自己找到出路嗎?
那是因為你的意志很強韌。
沒有什麼「能不能」,只有你「想不想」。
我們都流著不服輸的血液,卻常常任由自己沉睡,只在千鈞一髮之際拉住自己一把。但若非必要,在陷入危機之前就好好牽緊自己吧。
因為能在絕境中找到出路的,是生命,更是你自己呀。
謝謝你參加優冰使者節,這封回信讓你久等了~
優冰回完所有投稿信後就會抽出5位得獎者,預祝樂觀正向的你順利中獎~
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