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要說
我覺得我們家的每個人都有病
我爸是一個過度急躁且脾氣不好的不定時炸彈
上一秒還笑嘻嘻的跟你開著玩笑
下一秒就沒來由的對你破口大罵
我媽是一個酸溜溜的醋罈小公主
總是會吃一些一般人很不能理解的醋
而且公主病很嚴重又愛哭
事事都要你讓著他
而我則是一顆悲傷的隱性地雷
我的情緒並不如他們表現的那麼明顯
但內心絕對是比墨水還要黑
我想我們都很受不了彼此
也不知道怎樣才是適當正常的相處
我的媽媽會因為爸爸對我好而生氣
直接當著我們的面要我乾脆跟我爸結婚算了
都分不清誰才是老婆了
我的爸爸會因為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就當街反手把我壓在攤販的桌子上對我叫囂
而我
總是拿刀子一次一次的捅自己 割自己
希望這個扭曲的現實可以結束
但最後只是流下佔滿血漬難以清洗的衣物
如果你問我我們怎麼沒去看心理醫生
我們看過了
三個人一起去的
原本是因為學校老師發現我左手大大小小的疤
通知家裡帶我去的
但去了以後我更絕望
也更讓我了解我們家沒救了
去的當天哭最慘的是我媽
搞到最後好像是在幫他心靈輔導一般
他開始跟醫生道歉
說他不能理解我的作為
說一定是他害了我變成這樣
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但說實在的我心裡沒有半點心疼
或許你很難明白我的感覺
但跟我媽相處久了就會知道
這是他的一個「戲碼」
他會藉著責備和貶低自己來讓別人轉移焦點
就像一個讓你生氣的人
在你面前一直自掌嘴巴
說你原諒他他才停止
你能拿他怎麼辦?
而我爸則是全程問著醫生
能開藥給他嗎?
憂鬱症不是吃藥就會好?
因為在我爸眼裡他根本不承認任何心理疾病
他覺得這都是現在草莓族的偽裝
他們那個年代什麼風風雨雨沒看過
一個豐衣足食的人怎麼可能患什麼病
更何況還是一個看不太出病症的心理疾病
一切歸咎於抗壓性太低
憂鬱症只是暫時的
一兩天你就會好了
就像他曾對我說過的
「不要佯裝你的悲觀來討人同情」
也就是那次之後
我不再去看心理醫生
或是看了不讓家裡知道
反正去也只是拿安眠藥
堆著
等著哪天用上
有時候會覺得這樣的人生看不到出口
我的悲傷成了家人的笑柄
身上的傷疤淪為媽媽說嘴的工具
「你這麼可怕一輩子沒人愛的」
我覺得我們三個都是魔鬼
被愛束縛
迫切的扮演一個幸福的小家庭
卻演的四不像
我可以感覺到我們正緩慢的分崩離析
至少我能感受自己正一天天的死去
我能恨我的家人嗎?
但他是我的家人
我們之間連著無法切斷的血脈
我又該如何去恨?
這難道不等於憎恨自己的一部分?
可難道這之間
只剩下抽象的愛嗎?
看完你的來信真的好心疼你喔(抱抱
但在回應你的問題之前我想先對你說,這世上的每個人都有病,卻也同樣值得被愛。我們都不完美,都藏著有形無形的傷疤與人相處著,也許旁人無法理解,但總有人能心疼你,能讀懂你的傷痛並擁抱你。在這樣的人還沒出現之前,我們要努力撐著,才能等到傷痛終於苦盡甘來。至少,也要撐著,替自己爭取活過來的感覺。
看到你的來信我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我也有個暴躁而喜怒無常的爸爸與幼稚又無敵愛吃醋的媽媽,雖然狀況不同無法相比,但我能稍稍理解你被夾在其中的無助與憂鬱。我也曾一度想放棄自我、覺得自己正逐漸死去,直到我高中時順利外宿才終於稍稍脫離了這樣的處境。
看著父母如此,卻只能壓抑自己的感受與悲傷,明明你也承受不住了,好不容易表露出來卻不被接受甚至被認為是偽裝,看到這裡真的好心疼你喔QAQ
看著他們的樣子,是不是常常覺得他們很可笑呢?彷彿旁觀者一般的看著他們演戲或發飆,時好時壞的脾氣與別人看不清的把戲,在在都使你心累卻無法遠離。
但他們會如此也是有原因的吧?就像你墨一般的悲傷也是逐漸累積起來的,他們也可能是因為無處發洩悲傷與痛苦而成了現在的模樣。
有些人受了傷不會拿刀捅自己,而是藉由伸手去捅別人作為防備。內斂的悲傷使你傷害自己,希望讓一切結束後就不會再受傷,而你父母或許是忍不住內心的痛楚,為了防備而不小心傷到了你,甚至傷到周遭其他人。也許有心,也許,他們也是無意的。
比起魔鬼,或許你們更像是迫切渴望著愛與被理解卻無從下手,只能次次以自己的方式去試,碰到了傷口又劇烈的防備著。像你說的,或許你們都不太知道該如何與彼此適當相處。
如果可以,或許爸爸媽媽也需要一個像心理諮商的窗口,幫助他們釋放與傾訴那些壓抑著的痛苦。但無論他們是否接受,你都還是可以瞞著他們繼續去看心理醫生,因為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救自己要比改善家人來得容易多了。我們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能想辦法脫離他們或說服他們改變。可以的話,多與你的心理醫生聊聊,問醫生有沒有什麼建議,或是多與朋友相處,先盡量爭取留在沒有家人的環境好好休息、不去管(或在乎)他們也盡量別被他們影響情緒。
至於你說能不能恨家人,又如何去恨,我只想說沒有愛,何來恨呢?若不是深切渴望擁有家庭的溫暖,又怎麼會如此在意、如此心痛的看著彼此分崩離析呢?
不喜歡的,不必強迫自己接受,但我們可以學會相處。在恨之前,先理解他們,再決定你要恨什麼。
先試著去理解他們為什麼會如此,去看見他們歇斯底里背後的脆弱,或許你會發現他們的瘋狂只是內心無助的吶喊。
理解不代表能接受,或許你仍然無法忍受和這樣的他們相處,那這時你再恨無所謂。但我相信再恨,他們也仍然有你還愛著的部分。該恨的時候你就恨吧,在心裡用力的罵他們、對他們大聲怒吼,把你的憤怒用力在腦海裡發洩出來。但當他們有值得愛的時候,也請記得好好愛他們,無論是相處時幾秒稍稍開心的瞬間,又或是他們偶爾平靜能讓你待在身旁的片刻,這樣都足夠的。
我總相信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所有令人厭惡的背後或許都有著不堪的過往。當初也是我自己願意放下恨,才看得見父母的傷口。或許我仍無力改變什麼,但沒關係呀,我先保護好自己,然後再靜靜地理解、與他們相處就好。
以你媽媽的例子來說,吃醋可能代表她沒有安全感、無法感受到被愛、或者佔有慾強而藉此表達她的在乎。我媽也曾吃醋的說過「妳去跟妳爸結婚算了」這樣的話。 而她吃醋的對象從女兒到八十好幾的老阿嬤都有,但有些明明像是無理取鬧,為什麼她仍然會介意呢?因為害怕。她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任何人都可能輕易奪走自己擁有的愛,也因為她佔有慾太強,所以眼裡容不下一粒沙。
如果你媽媽平常很公主病,事事要人讓著她,為何在某些情況下她反而會把過錯歸咎在自己身上呢?當她常用「戲碼」來轉移他人焦點,她轉移的與害怕的是什麼呢?
如果不順她的意她就生氣哭泣,或許她對自己比較沒自信,一旦感覺到被否定就會借著哭或其他方式來防備。或許她是藉由自責與自我貶低來宣洩內在的自卑,同時也取得他人的同情心,甚至她可能不是想轉移別人焦點,而是不想聽醫生說更多關於你的病情。因為這可能會更加深她的自卑感(因為某種程度上孩子也算是自己的一部分),或者還有其他原因等等。
而你爸爸喜怒無常、過於激烈的動作有沒有可能是他保護自己的方式呢?就像被激到痛處而惱羞成怒似的抵抗對方那樣。或許他在過去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而不自覺扭曲了內心, 在過度壓抑的情況下,無論是誰都很難抑制自己的行為,也許他也知道自己暴躁卻無力改變呢。而壓抑久了,或許連自己的地雷在哪都不知道了,只是變成反射性的莫名發怒。
爸爸那個年代的生活與心理壓力的確是我們很難想像的,但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艱難,只是不同世代之間常常無法理解彼此為難的地方,因此總會覺得自己比較辛苦、都是別人太草莓、抗壓性太低。
我們這個世代有許多新觀念,也有很多外在看不出來的病症慢慢被發現與定義,上一代的人不是都心理健康沒人生過病,而是過去沒有這樣的定義而已。也許你爸無法理解,但這不代表他能否定你的狀況。只有你最清楚自己了,因此無論他怎麼否定或輕視都別怕,儘管自己去看醫生吧!如果安眠藥能舒緩症狀,那就相信醫生的專業,照著指示試看看,說不定情況或情緒能漸漸好轉呢。
這些經驗給你做個參考,希望你能在恨之前再給爸爸媽媽也給你自己一次機會,也希望無論你最後的決定如何,都能好好保護與照顧自己,即使不能與他們相伴,也能擁有屬於你自己的幸福。
你是個聰明孩子,能察覺到自己需要什麼,你也值得擁有更棒的未來,真的!
你手裡握著的不只是藥,更多的是自己的希望與未來,別輕易把希望堆在床頭等待枯萎。也許你現在找不到人生的出口在哪,但慢慢來別急,一步一步走,總有一天你會看到那出口是透著光、能讓你發芽長大的!
希望新的一天能帶給你新的小小希望與快樂,期待再次看到你的來信,聽你訴說心情,或是聊聊近況:)
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