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 · 2018-12-13

您好打擾了,有個問題一直希望能聽聽他人的意見。

我是一名癌症患者,雖然沒有切確證據可以說明我會感到疲勞,但我從癌症開刀完過後就一直精神狀態與身體狀況很差。
問題來了,我是一名私校高職生,我們有分別菁英班與一般班,菁英班會選過學生的資質後集合為一班,但是高二開始為了檢定考試會開始強制參與第九堂課程與週六上課,可是我的精神狀態不太能夠撐過這樣的一整天。
請問我該選擇怎麼做比較好?學校不能因為我一個人調整也沒什麼空檔可以休息睡覺。
但我也希望能好好的學好一技之長,之後工作應該會比較順利。
麻煩您回答了><


Taken

孩子~

現在多付出一些,在未來確實都會有幫助,若是你希望做這個決定,那我們也許可以一起來思考,如何可以協助你更好的適應之後的學習強度。

在身體上的狀況,其實最好還是可以多參考醫護人員的建議;而精神方面這部分,或許有些方法和心態,你可以嘗試看看。

也許你有聽過一個概念,身心本是一體,而兩者是會相互影響。想想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前一秒鐘好像精神還萎靡不振、身體也覺得整個虛弱不已,結果下一秒種突然就精神抖擻、感覺全身充滿力量;而這樣的轉變通常都非常快速,甚至快到自己都沒有仔細察覺的地步,身體和精神的狀況就跟之前完全是天差地遠。

這樣的狀況,有時是由心理開始而影響到生理的轉變,也可以是從生理改變開始來影響心理的變化,而兩者那個比較有效和直接呢?這邊先額外開個議題,應該有聽過運動對身心是有幫助的吧~其實運動也是這樣的原理,藉由生理的轉變(運動),然後體內會產生一些變化(內分泌、激素、排汗、心跳⋯⋯⋯),接著心理就會得到一些回應和反饋(愉悅、想法、放鬆⋯⋯),所以運動是一個你可以現在開始一點一點累積的方法,就算是從簡單的散步開始也行,「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

再來有個方式更簡單,隨時就可以做到。說到這,就讓我想到一件事情,有沒有看過3、4歲的小朋友,當他們難過生氣的時候,有時候可能會躲到陰暗的角落全身捲曲、將頭埋在雙膝之間、雙手環繞在兩側、然後雙肩顫抖的在啜泣~我覺得好奇跟有趣的是,他們怎麼會知道這是難過的身體姿勢?他們這些孩子,甚至也沒看過別人難過時是這樣做的,那到底是如何學來的?

其實這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當開心(或是處在正能量時)的時候會自然將頭向上仰起、眼球視線也會向上方看,雙肩向外擴胸放鬆,也有可能將雙手環繞在頭後,整個身體微躺在椅子或床上;而難過(或是處在負能量時)的時候除了會抱膝埋頭,也有可能雙肩向前捲曲、彎腰馱背,頭則是習慣性向下俯,眼神也總是往下方掃視,雙手也會習慣性互相搓揉,或是環抱胸前採取觀望或是防禦姿態。

所以既然我們知道人的本能反應是如何,那就可以反過來好好運用,也就是當自己覺得精神和身體萎靡不振的時候,就讓自己一點一點去改變身體姿態,將處在負能量的身軀姿態,調整來到正能量的身軀姿態,然後維持一下這樣的狀態(通常5~10分鐘都可以),接著就可以發現一件事,不管是精神的消彌還是身體的疲倦感,都會漸漸一掃而空。

這些方式,在TED和許多研究報告,都被證實是存在和有效,而我也是自己有身體力行實踐的人,如果願意的話,可以試試看喔~希望對你有幫助。

by Taken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