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好~
這次來並不是因為有甚麼憂慮,不過算是多年來的疑惑吧!
從小開始,每個階段甚至每個年級總會碰到一個課題「將來想當什麼?」。
國小,稱為夢想,大家童言童語,彼此也是聽聽笑笑,畢竟未來還遠,童年時期多半不會想這麼多。
國中,對未來開始有了輪廓,但還是不清楚,也對自己不了解,處於正在摸索的階段。有些人找到了方向,我則是隨著時光走。
高中,老師提起所謂人生規劃,大家各自展開尋找的路程,而不再是夢想。可我仍然盲目,有些緊張,有些煩惱,知道自己不想成為什麼,卻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最後順其自然。那時,雖然有了興趣,但僅僅是興趣,沒思考過,將它怎麼塑型。
大學,面對的是現實,除了人生規劃,更是職崖規劃,課堂報告必須明確、清楚,不是交差了事,不是想像。以前想的是以後,以後卻剩下不多。
現在,只覺得當下充實就好,不想將興趣與職業連結,因為那會變得現實、殘忍,比如說:喜歡畫畫的人,進了美術系,可是事情不如自以為,很多人都會因此放棄。我不想讓自己原本喜歡的事務,變成我想逃避的壓力。當成興趣繼續充實生活沒什麼不好。雖然說出社會基本上就是工作,可剩下的就是生活,若是工作上有了煩惱、壓力,就必須靠生活舒解。所以至今,我都認為,將來我畢了業,回到家,附近找個有關現在就讀的餐飲業就好,其餘就是充實自己生活,學學日文。但最近意識到,學而不用是不是更沒意義了,然而這就是為何要職崖規劃的原因嗎?
嗨~你好呀~
其實小倩覺得,能夠像周子瑜或是小小彬他們,從小就有想做的事情,去實行的目標的孩子,真的比較少~
不僅僅是因為在台灣,做夢的時間太少了,夢想實際去實踐的空間小,又有父母的期望負擔,會被家人限制著~只有少數的孩子,是真的依照自己想要的科系、目標來去實行的~
小倩也跟你很像XD 隨著時光走~有時候聽聽家人的意見~朋友的意見,而不知不覺,走到了高中的目標~一直到高中畢業,我才找到自己喜歡的目標~
我也曾經有這樣的擔憂--當興趣變成職業,是不是就再也快樂不起來了~
但我後來發現,應該說是--當你的興趣,不是你的專長時,才是痛苦的
因此在選擇上,如果你的興趣,是你最厲害的專長,那麼就放手去做吧~ 如果你的興趣不是你的專長,那麼先做你專長的事情~再像你所說的,去結合你的興趣~
最好的例子就是:
有一位朋友,他很想考公務員,那是他的目標,但他對讀書、考試,一竅不通,在家讀書,考了六年,沒薪水沒工作的狀況下,都還是沒有考上~這是他的痛苦
而另一位朋友,他的目標是成為一個舞蹈家,但他的專長在於商科,因此他專攻商,並在商業開店之餘,開了一間舞蹈店,邊學習,也邊教舞蹈,也邊從商~
其實這一切的未來職業興趣~都是看你如何安排來決定的~就像你說的,學以致用,為自己想想,如何有不錯的安排~
慢慢地按照你的職業規劃來走~也許不會完全得按照你的計劃,但當你是朝著這個目標前進時,相信會有甜美的果實的~
期待你再次來信
BY 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