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處之道 · 2018-10-05

你好~
是不是亞洲人都比較自私?不知道欸從小到大看著生活周遭的人總覺得都不是很大方的我的大方不是說他們小氣而是個性都唯唯諾諾的,久而久之我也覺得是不是我也是要這個樣子…還有一點就是,為甚麼亞洲有養兒防老這個觀念呢?我覺得這個觀念不是很好,父母老是在幫孩子做決定,孩子也老是想盡辦法去達到父母的期待,就連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的期望,舉例來說,有的父母希望你大學可以去讀醫學系或其他社會地位高的職業,但你對那其實一點興趣都沒有,還有就是老人都想要綁住小孩子,在國外的老人總覺得他們都很獨立反觀亞洲的老人就有綁住小孩的感覺,不知道是亞洲人經濟比較差還是怎樣,其實我覺得國外的各個不管是在觀念還是教育制度上其實都比亞洲自由…總覺得生活在亞洲就像被道德倫理觀綁得死死的,像活在監獄一樣


24比利

這個嘛...我覺得很多事其實是一體兩面的,我倒覺得不是東方人自私而是太過注重他人造成的。

西方人個人主義重,優點是勇於表達自我,但若太過就會因為太過伸張而未給予他人足夠的尊重。
或許很多人看到這句話很想反駁,但我要說的是前提是太過伸張時,因此在合理範圍內,落落大方會成為他們的優勢。
東方人重視長幼尊卑、虛懷若谷、群體生活,其實在適當的程度下也是種優點,可凡事過猶不及
可能很多人會因此變得在太過在意他人眼光、太過注意前後輩分、太過謙虛而成了自卑,因此唯唯諾諾不敢表達意見。

因此你不用刻意改變自己喔~我相信他人說你大方是種稱讚,含有羨慕的眼光同時也是很多人的憧憬。
其實我也曾經太過自卑、唯唯諾諾,正是因為太在乎他人(不只眼光,同時也是因為希望他人能夠過得好),深怕自己搞砸一切、覺得自己是個很糟的人,因此不敢主動伸出手、不敢主動攬下工作,但其實心裡不斷渴望能幫上忙,所以在他人請託之時幾乎毫不拒絕。
我們總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大氣當作褒意,或許周遭的人無法達成這種情況,但會將這類形容詞當作正面詞語,就代表這是大家努力前進的方向。

 

至於提到東方的教育嘛...這點真的是傳統長輩的觀念,這陣子我也在不斷地跟爸媽溝通。
前些日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上映,我也趁這個時候向爸媽談論這議題。我父母親正是那種家管嚴,影片中的情形根本不足以描述我家的生活場景,那些對我可以說是小case而已!(題外話,我就是你口中對醫學沒興趣的醫學生XD深刻體會分數愈高,選擇愈少QQ)
"溝通"是我經過傷痕累累後提起勇氣再度跨出的一步,而在溝通的過程中(說是溝通其實整個過程根本狂風暴雨哈哈)我發現了癥結點:在他們眼裡並沒有所謂的控制,也就是說他們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在控制孩子,因為他們深信"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物品)",這個觀念在他們心中深根地固,因此他們不覺得這叫做控制,他們只覺得奇怪"為何我不能替自己的孩子(物品)安排人生呢?他就是我的啊~"

後來我也開始思考這個倫理道德的框架,從由來到演變。
其實理想的狀況是:父母賦予了我這條生命,甚至花費時間金錢養育我,讓我得以享受世上一切的權利,因此我理當心懷感恩,但權利與義務總是伴行的,因此我必須學會孝順,在其年老時向他們在我年幼時,不辭辛勞地耐心照顧。我相信這也是倫理道德的初衷。
不過演變至今成為:父母的最初心態扭曲了,只為了有人送終養老才養兒育女,為了讓自己老年好過些因此強行規劃孩子的人生,希望他出人頭地自己也才能享清福。
我們無法替父母的人生負責,同樣的我們不能選擇父母,因此可能有人家庭困苦、富裕等等,可未在他們年輕時付出一絲一毫的我們是不該有抱怨,畢竟沒人有義務去替我們付出時間金錢心力(雖然法律上是規定一定要啦...但同時法律也規定我們不能棄養,我到覺得以最低標準來說,算是扯平了),但今日食衣住行育樂皆因他們而存在,因此我感謝;
不過,除了我們不能選擇家庭,他們同樣地無法選擇孩子;我們無法替父母的人生負責,一如他們不該替我們安排;有人出生富裕、有人身處貧窮,正似總有孩子出人頭地也有一生艱辛。

所以我認為:他們養育我,我感恩,因此我孝順,養老送終以回報,這是我該盡之義務;不過我應該要有選擇哪條路的權利,只要我謹記要回頭照料他們,他們就不該強行插手。
我的爸媽當時說:「今天你的人生又不是只有你需要負責,我們如果沒栽培好你我們也是受累啊...」可就像我們不能選擇出生一樣,幼時的我們與父母親同甘共苦,老年的他們也與我們風雨同舟、共享餘慶。
因此我盡量讓自己觀點中立、公平相待,我依舊無法完全認同我爸媽,但我總算明白自己的權利義務,同時了解到自己的份內工作是什麼,而又該如何應付這過分的框架。

其實我並不是個特別排斥倫理道德的人,即使在很多人眼中我是這框架的受害者,不過我曉得倫理道德最初的意義後,我覺得我該不認同的是已經扭曲的現況,而不是所謂的倫理道德(就像先前說的,過猶不及都會造成偏差,但問題往往不是發生於本身)。
我想辦法做出調整,畢竟無論怎麼溝通、抗議都無法改善而我又無法掙脫這個家時,我只好在這小小的空間中活出最大的自由。例如:我雖依舊不敵他們而念了醫學系,但在外住宿的我終於有著一定的活動空間,我會寫作、讀我喜歡的領域的課外書、來當解憂使者、在空閒時間從事我的興趣......,不過這一切其實都是瞞著我爸媽進行的,甚至竄改課表並表現出我每天都超忙的模樣(我爸媽要求我給課表好監視,不過其實現況也真的是忙不過來就是,上述提及的在目前我唯一堅持的是就剩解憂了,甚至因為課業太繁重也快堅持不下),我知道欺騙在一般的道德標準中不是良好行為,但這是我抵抗扭曲的環境唯一方式。

但願你有足夠的力量抵抗這牢籠般的現實,或者祝你能在這監獄般的環境中活出最大的自我:)

by玖殜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