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心靈上的幫助
其實我一直走不出沒考上師大附中的陰影。我一直很努力.很用功的去讀書,但最後的結果,讓我很心痛。我沒辦法進我想要的學校,去體驗(附中人)的生活這一直是我想要的,但我卻沒有。我開始每次一看到附中的人,我就會很難過,很痛苦,為什麼自己不是附中的呢?當別人在開心說附中社團都棒的時候,我都很難過....我好希望能夠脫離這種想法,我好不想一直在意附中,希望能幫我解答,謝謝
我可能比較不像是會支撐別人的人吧?
也許還有些打擊
只是看到你的心境也許和當初的我有些相像
就請你忍受這番有些過份的言論吧
/
在我眼中
努力的人十份厲害和偉大
但很遺憾的事情是:努力會背叛人
我認為做任何事情都是機率
我們執行任何行為時都是有著幾分之幾的成功率和失敗率
那麼做事情都像樂透一樣隨機,所以努力毫無意義嗎?
並不是這樣的
假設原先這件事情的成功率是24%
但你努力付出,重複練習,使得它的成功率上升到81%
理論上,你提升了那接近六成的成功率
因此你的努力是有回報的不是嗎?
那又是為何我會說努力會背叛人呢?
是的,你重複練習,將自己的成功率提升至81%
可我們還是有19%的機率會失敗
你也許會問:「那如果我持續練習,能夠達到100%嗎?」
很遺憾,不可能。
這個19%並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自身因子"
而是來自外界影響的"外力因子"
外力包括哪些呢?
以考試而言,舉凡是:考題難度、同屆考生強度、考試當天氣候、考場場地、朋友近況...等等眾多因素都是外力因子
在這族繁不及備載的因素當中,能夠影響我們的力量太多太多了
然後,在這一段當中我想表達的是:「努力不重要」嗎?
並不是
努力很重要,將成功率推至能達到的最高峰確實能夠提升你的成功機會
但有時
即使我們努力到最後,仍然敵不過某些人,甚是自己的天分沒有那個程度
那我還能怎麼辦?
也只能繼續努力而已
因為我努力不是為了贏過別人
而是為了成就自己、充實自己
假設我今天只顧著追求超越他人
如果有天我達到頂峰,沒有人可以超越了
到時候我就只是個脆弱不堪的空殼而已
若是我一生的目標只顧著超越他人,或是完成他人眼中的成就
反而忽視了我自己內心渴求的真實
那麼我也只是顆金玉其外的爛蘋果而已
現在的你已經注定不是附中人了
那麼就不要滿腦子想著其它(附中)人的事情
因為即使你再怎麼想也無能為力
結果一旦出來,我們就只能接受,然後輾轉尋找其它出路
/
我也曾是如此
那年在高雄讀書的我
也以離家數公里的高師大附中為目標
但結果可想而知
我失敗了,敗得一踏塗地
也許我的國文社會能夠稱為拔尖
可另外三科就是平庸了
想上那種學校當然不可能。
我不願接受這個事實
自暴自棄
搞到連當時上的另外一間學校也沒了
整年無心上課
在二年級的第一天直接衝進學務處申請退學
為何不只申請休學就好?也許我會來會後悔?
是的,但當時的我只顧著面臨高師大附中的失敗,無視了眼前的道路
不願留下這份對自己而言「恥辱」的學籍
最後的終局便是我現在這般:學歷 國中畢業
自暴自棄了多久呢?
一年嗎?兩年嗎?還是三年呢?有些忘了
在那些年裡我失去了甚麼?
不想掛著糟糕學校的名字,我失去了學歷
不想聽他人談論高中的美好,我失去了幾位朋友
害怕他人對自己的眼光,我失去了幾次機會
認為家人無法體諒我的感受拒絕溝通,我失去了家人的信任
故步自封不願前進,我也許失去了一位女孩。也許...只是也許
還失去了哪些呢...我不知道,也不記得了。
/
直到有天夜裡
我一如既往地自暴自棄
可我受夠了,受他媽的夠了
我爬出了那個窩囊的被窩,站到鏡子前對著自己一陣失控地飆罵 ( 當時家中沒有其他人
直到又過了幾個小時,口乾舌燥,累了
因為怒火而上升的體溫和心臟逐漸緩和了下來
我也隨之冷靜了下來
憤怒逝去後隨之而來另外一種情緒:困惑
彷彿能聽到自己說
「嘿,兄弟,你他媽到底在氣甚麼啊?」
「有那麼誇張嗎?」
「天啊有夠丟眼的,別搞笑好嗎?」
「你搞砸了,兄弟,徹底搞砸了。
你為了過去的失敗,失去了多少東西?
你為了過去的失敗,快要把你的未來給砸了啊!」
喔...
我的天啊
沒錯啊兄弟,學校只是個過程,學歷只是個頭銜
我竟然為了那種虛榮的東西這樣糟蹋自己!
我為何不早點認清事實呢?
我努力過了,我的天份不足以支持我考進理想學校
那又如何?
是呀我這次失敗了,但我何必被這次的失敗死命糾纏呢?
若是我早日走出,展望未來
勢必會遇見比這個失敗還要大上許多的成功機會吧?
/
未來的我在遇上機會時會不會再次失敗我不知道
我只想要把握每次的機會
即使失敗,只要等待時間流動
下次我還能找到全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