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讀高職二年級的設計科,在這世上,我常常覺得我是最多餘的,我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跟優點,繪畫設計或是學業方面我都只能在班排中間或是中上一點,不管我再怎麼補習跟加強練習,總是會被甩在更加傑出的人後面,我的腦袋也不夠聰明,常常會做出一些很蠢的事情,這讓我覺得非常丟臉跟沒自信,我父母也覺得我很沒用,有時也會一氣之下或是無意間,一些逆耳的話就會脫口而出,但我知道這是他們還對我抱著一些希望,希望我能有所成就,可是每次想到這點的時我都倍感壓力,因為親戚或爸媽朋友的小孩都非常優秀,萬一未來的自己讓父母失望,自己也在那些優秀的親戚朋友間面前抬不起頭怎麼辦?這讓我夜晚常常輾轉難眠,我時常羨慕著身邊認識的人是那樣的多才多藝,而我則是一無是處,有次跟朋友聊對我的想法或優點時他們想了一下後,對我說:「我覺得你對每個人都很和善,雖然有時覺得你很白癡,但跟你在一起時都會覺得很開心」當下聽到時有些開心,卻又帶了些失望,因為這讓我意識到我是位可有可無的角色,這優點對我而言沒有甚麼優勢或是幫助,如果可以的話,我最不想成為的人就是我自己
**小龍女暫忙,此篇代回**
你好,看了你的文章,讓我感觸很深,也十分心疼現在的你
小時候我也是活在家長的期許當中長大的,家人希望家裡能出個律師還是博士什麼的
所以從小我對自己的期望也很高,但漸漸的我了解到,永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當你覺得自己很不錯的時候,總是會再出現比你更厲害的人,我也開始正視我的「不足」,我是一個聰名的人,我的理解能力跟悟性很高,但我的記憶力卻不太好,因為記憶力不好這件事讓我求學路上總是事倍功半吃了很多苦頭,即使我很喜歡律師這個志向也不得不放棄,但其實也是有一些學門理解比記憶要更重要,於是我最後選擇了那一條路~
記得我高中拚大學的時候,我舅舅希望我能成為藥師,因為他也是藥師,他覺得這是一個很輕鬆又很好賺錢的職業,而且在藥廠也很夯,說簡單一點就是不怕丟飯碗,但是我的能力考不上,最後我念了生醫系,我們那個年代是叫「生命科學系」,當時我的確是讓我舅舅失望了,我也很難受,如果我有能力我何嘗不想?
我哥哥甚至搞不清楚我念的科系就揶揄我說念什麼生死學系,以後出社會沒有路用,這個科系是我自己看了遠見之類的雜誌所推薦的科系,是在探究生物或人體醫學的機制進而可以應用研發一些藥物作為治療,我從小就很喜歡這些,我覺得很有趣也很酷,所以我選擇它,但是卻被家人否定與誤解,雖然我很難過,但是我始終堅持我自己所愛,把他念完了,其實目前生醫產業在台灣尚未蓬勃發展,但是他也是對社會有所貢獻,而且至少讓我有一個專業可以餓不死。
漸漸的生物科技越來越普及,家人也才知道我念的是什麼東西,因為我也屢屢得獎,家人自然以我為榮,以前我或許是讓家人失望了,可是只要我懂自己的價值,有一天他們也會認同我的,想跟你分享一下我的人生經驗~
我們常常都希望我們是最優秀出色的那一個,以台灣來說,父母最期望兒女的職業大概莫過於醫生了,但是如果全台灣的人都成為了醫生,誰要要去做剩下的事情支持整個社會的運行呢?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中都是一個小齒輪,雖然每個齒輪大小不會是一樣的,但少了一個齒輪,便無法轉動了。
有時候自己的價值在哪裡,不一定是要讓別人去定義你的,只有自己認清了自己的價值,才能有不被否定的勇氣,因為我知道,如果連我自己都放棄了自己,那我才真的沒有了價值。
而在人際關係上,我覺得若你很在乎別人的眼光,那你便會被逼得不像自己,我覺得大家都很喜歡你,你又能給別人帶來快樂,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其實可有可無有什麼不好呢?我想這也是一種讓人感到最舒服的存在,我覺得人際關係之間相處,就是能夠自在,不需要成為最耀眼的那一位~
老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