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心理系是正確的嗎?

人生經歷 · 2018-07-22

給上大人

*不趕時間,文章有點長,超過5天也不要緊,謝謝0v0!

翻了翻上大人的文章和紙條,覺得上大人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呢!
能清楚的整理好問題內容,分清楚對方、自己,以及紙條裡被提及的人;清楚的知道自己知道什麼,不明白什麼,就算不明白也不要緊,就算這是個匿名信件APP也樂意打上「下封信見」的末尾。
現在回想起來,完全沒有看到上大人敷衍的回覆,每一封信都是用心至極(雖然我看得不多),用心到讓人擔心上大人是不是沒時間睡覺了呢XDDD(睡覺很重要啊)
看到了危險的紙條會給予警告,或是訴求般自我消沉的紙條,最終也是將選擇權完整的交回去,誰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對了,簡介的第一句我看到了,覺得眼熟.....這不就是我們高中課文「孔乙己」裡面的句子麼?!
上大人很厲害啊!

嗯,開始打問題。
我是一個很懶的人,我是這麼覺得的。
我還是一個情感豐富、但是思考很慢的人。曾經想要走心理系,但是在問過我自己,我到底是真的對心理系感興趣,還是只是單純的想解決自己的問題後,我選擇了諮商,也算是文組心理。
其實我還有時間,今年16歲,上普高,學校才剛分了文理組,連暑期輔導都還沒開始上,就算想換組,我的時間也是絕對充裕。
但是我是從小就認定了我會走文的人,從小到大,一直以來不論是考試、寫題目、閱讀課內課外,國文都能帶給我愉悅,作文也有不錯的發展,雖然不穩,但是足以在同學之間脫穎而出。
說個小小的挫折。之前寫了埋怨大人的詩,某天心血來潮給某個和善的學務處國文老師看的時候,他的某句評語給我了一個印象,直至現在仍舊深刻。
具體的句子我不記得了,但是印象清晰,這句子就好像把所謂的情緒都否定,因為它們全都是過去式。沒有帶到現在的意義。
我當時就覺得難以接受,明明是如此難耐的情感,你一句話就全部拒絕了,好似它們全部都毫無意義?
這樣,國文又為何存在?那些揮灑熱烈情感的文章詩詞難道全都是一場空?
回家路上,我甚至還默默的想,反正情緒也沒有必要。全都會被時間給抹消,所謂絕對理性就是這樣來的吧?
不過我現在也不是很在意了,我喜歡國文,喜歡熱烈的情感。國文鋪設著看不見盡頭的日日夜夜,桌子底下箱子裡日積月累的筆記本,紀錄我一路走來的變化;這比什麼都令人欣喜。
俗話說藝術來自生活,之前為了寫小說開始寫日記,紙本日記,才知道日記的美好之處,真不懂為什麼有些人看日記的主人時,總要像在看一個老古董。
話題繞回來。我選諮商是因為我對人感興趣,我想知道大家都在想什麼,但是我這樣說,我某個朋友就道,選諮商和當個情緒垃圾桶不一樣。
聽說心理相關科系需要對「人」感興趣,我覺得我符合。以前總是不覺得大家有多複雜,現在才知道,原來大家比我想的,都還要令人意外許多。
我也總是小心的,曾參加活動時,某個心理師問過我,他說每次看到我這樣的人都想要問問。你是不是受過什麼傷啊?
也有朋友說我有社交恐懼症,我有點認同。參加某個營隊隊輔的行前訓練,我們那個小組有個女大學生在第一天就隱隱成為了領導人,我看得很不愉快,但心裡又不知道她在想什麼,為什麼她會是那個領導人?我有點怕她。
我不太會聊天,在班上哪個女生小圈圈都沒有加入,偶爾倒是會和幾個遊離小圈子外的同學玩玩、聊幾句。我深信得到什麼就會失去些什麼的道理,就像是得到了一堆隨時都可以聊的朋友,但是陪上廁所、陪聊天、陪逛福利社、陪看學長、陪吃午飯都會煩,更別說沒有共同話題時。
不知為何,我經常得到較為邊緣同學的青賴,雖然從以前到現在沒有幾個,但他們會給我說心事,我挺高興的,但也不會太在意內容。
另外,我經常會說說自己的心聲,分享自己的感覺。我覺得自己常像是溺水的人,希望別人給我一根浮木抓抓,而那個人通常是和我不太熟的人,結果也通常有點令人失望。很糟糕的習慣,因為就理性來說,這從頭到尾都是一場廢話。
或是只是單純分享自己的感覺,結果對方竟然認真給我回覆、替我想辦法,甚至為此給出心得,好像麻煩了人家。
對了,我也有補償心理,比如說在外面太熱所以一回家就開冷氣調22度。或是一時氣不過,倒楣猜拳猜輸了要背一袋子東西,就算是搭上了捷運也差點硬生生要背在肩上不放,一直背回家什麼的,不過我之後勸自己放下來了,我到現在都高興於這個決定。
我真的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懶的人,尤其是決定英文段考時只看單字,結果出來22分時。我在這學期下半放棄了英文小考,之後就一直覺得英文老師的眼神難以承受,就好像我做了千不該萬不該的事,他根本不願意和我交錯,主動和其他同學說說話就是無視了我。我總覺得是我們價值觀不同,他說著我們幸福時,我什麼也不明白。
嗯,長越大,越覺得不懂的事情多。很多事情有個印象就敢去定論,但卻連清楚的描述都做不到。就像是明明泡麵不傷身,但總輕信有人拿億萬分之一的機率說道;之前健康課以為泡麵在肚子裡待4小時還是麵條狀實在是糟透了,吃多了肯定短命,之後才發現,油脂到小腸裡才開始分解吸收,沾滿油脂的泡麵吃進去4個小時還在胃裡呢,是要怎麽分解?
還有,以前知道核能發電危險,但是看了網路上一篇工程師的文章才知道,核能發電的檢測可都是嚴謹再嚴謹,出錯都困難,再說,要是真那麼危險,德國上百個核能發電怎麽還那麼安全?
非常驕傲的分享了上面兩個知識0v0
於是不知不覺打多了......我也沒求什麼特別的回覆,上大人想怎麽回就怎麽回吧!祝上大人
身體健康

對上大人特別尊敬的伊莉敬上!
2018年7月8日


上大人

先是謝謝你的稱讚,我很開心。再來抱歉久等,總之我來了。

嗯啊,就是孔乙己的句子。真心覺得孔乙己是高中最強課文了(私心
不止這句,還有一句:「孔乙己大概肯定是死了吧。」
我不太會形容那種感動,可能是因為當時自己默默地成為了孔乙己那種人吧?
有種被巴醒的感覺。

/

我對於高中的分組沒那麼了解,對於你的目標有沒有幫助我可能沒辦法回答你
關於國文也有分有許多細項,吸引你的是哪個部份呢?
假如你想往這方面發展的話,請不要將這份興趣局限於與課內相關的方向

/

不得不說,以目前的制度和觀念來說,考試和作文都是十分扼殺人的。
作文在現代而言,已經不是單純字面上的寫文章了。大部分評分標準追求的並不是文章本身,而是文章中的詞藻有多麼地華美虛華
我很喜歡寫文章,但我厭惡作文。因為只要將自己所知的話引經據典,再加上修飾就能夠得到高分──無論我的文章有沒有靈魂
並不是說辭藻華美就是錯的,也不是結構清晰就是罪過,而是那些套用公式、內容空洞的字,就能得到令人欽羨的高分
我認為所謂作品中的靈魂,就是在於將它擺到他人面前時,能不能帶給他人感動和震撼
感動是賺人熱淚嗎?不一定。震撼是令人驚訝的嗎?不一定
只要能夠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仍會回想起來就是感動;只要能夠讓人曾經身在其中就是震撼
很籠統、很模糊,不過我想所謂的文章對言我而崖就是這樣的東西吧?
假如真的要寫文章的話,就先以寫一篇能夠感動自己的為前提嘗試吧。

/

埋怨的詩嗎?
不知道內容的話我也不方便評論這首詩公正與否,亦或只是單純地抱怨
以那位老師的立場來說吧,既然你抱怨的人是其它老師,我想也是他的同事吧?
再來收到學生對它同事的負面情緒,無論他本人的想法如何,都無法直接肯定
首先,作為同事,要是現在贊同你的詩的事情曝光,想必日後兩人相見十分尷尬,甚至衍生不必要的麻煩。再來如你所言這是一首埋怨的詩,觀看者從詩中感受到的大部分也是負面情緒吧,那麼他也不是當事人,就像我一樣不能直接贊同這樣負面情緒適當與否
與其面對贊同後衍生的問題,不如直接否定,同時中斷後續所有問題

我並不清楚你詩的內容,以及那位老師的回覆,無法評斷誰對誰錯,只能單就埋怨的詩這點給出我的想法。

/

揮灑熱烈情感的文章全都是一場空?
是的,沒有,正是如此
畢竟你還不了解,我來幫你補充一下吧,雖然只是個菜雞劇本,但我想大家掙扎的過程都是一樣的
你可曾想過一個問題:「創作者最害怕的事情是甚麼?」
創作者大致上分成兩種:
一、我只寫我想寫的,其它乾我屁事
二、我想用自己的作品讓他人感動。

賣不賣座就不談了,我不想離題
從你的內容來看,你是第二種吧?
想要感動別人、想要讓別人認同、想要讓他人體會和你一樣的感受
這沒甚麼不好,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個創作者該有的態度
為讀者負責、和讀者一同感動。
這是值得讚美的
但那又怎樣?這樣偉大的情懷,同時也是創作者最常陷入的困境。為什麼?
想要真摯地感動他人錯了嗎?不,沒錯
將情緒帶入作品之後錯了嗎?不,沒錯
我的愛他人感受不到錯了嗎?對,錯了
為什麼他人感受不到你對這些事情的愛是你的錯?好的,請讓我細說

/

打個比方吧?
假設熱情是一個高級食材,而所謂的創作就是廚師,那麼讀者便是顧客
有沒有靈機一動突然懂了?
一個再美味的食材,若是廚師沒有將其變成一道合適的料理或展現它美味的地方,身為顧客要怎麼體會到食材(創作者熱情)本身的美味呢?
身為顧客的我們,只看得見料理最終完成的模樣,假如沒有看見料理過程,我們怎麼可能知道食材本身的樣貌,亦或是廚師下了多少得心血製作?是的,某些時候顧客可以看見廚師的製作過程,但我想,絕大部分的顧客都看不見吧?
不是不願意看,而是看不見
餐廳如此,創作更是如此
以我有在寫網路小說為例,說實在,無論我多麼費盡苦心──都是沒有任何讀者看得見我的過程,因為他們 沒有機會看見。

美味食材做出來的料理不好吃是廚師的錯。所以請不要抱怨讀者看不見你的熱情

所謂的創作熱情,是我們這些創作者必須將其融入文章之中,讓人感同身受,而不是一昧地塞給別人
打個比方,今天你和朋友聊文學,他喜歡的是李白杜甫這類唐朝詩人,可你喜歡的是魯迅
那麼假如他不斷地強調唐詩有多好、多棒,你也無法感同身受對吧?
可這就是他的熱情所在,他也向你展現了他的熱情,你卻無法體會
這就像是你遇到的困境吧?
問題就像前面提到的料理。他並沒有把他的熱情轉化成你能夠食用的樣子,於是縱使他有更多的熱情,都毫無意義

是的,我對某份作品有愛,我想和其他人分享這份愛
但其它人沒有義務必須去理解我這份愛,於是我必須將其轉化成容易理解的模式,讓人能夠輕易消化同時感受到我想傳達的訊息
讓人感同身受,這就是創作者的責任。假如讀者無法進入我的世界,那麼便是我的錯;假如讀者進入我的世界,理解我的文字,體會我的感受,那麼我才是功成身退。

/

是呀,諮商和情緒垃圾桶不一樣
垃圾桶只需要單方接收,諮商卻需要把對方的情緒都吐回去
假如你有去過心理諮商的話,會發現諮商師從不曾提供解決辦法給你,往往都是將你在對話中無意透露的問題,原封不動地拿來問你

心理學和社會學某方面說起來有點像吧,對「人的行為」感興趣,從而分析解答
(其它人的真實想法和我們表面上認識的他們也不一樣,這也是理所當然)

雖然說不是單方面接收,但畢竟會接觸到,就像是身處化學物質的環境當中,就算沒有直接吸入,我們的身體依然會受到影響。負面情緒依舊如此
所以說作為諮商師也要有一定程度,甚至更高的標準的心理承受度
以你目前的狀態來說肯定不行,但你還有時間可以訓練,不用著急

/

與其說是浮木,不如說是路邊的小石頭吧?
以我來說反而很贊成這樣的做法
就像是路邊的小石頭,將不滿的情緒灌注後踢出,日後也未必見得到這顆石頭
假設今天受到他人幫助你會怎麼想呢?
被朋友幫助的話,除了感謝以外,之後見面時更多的是"不好意思"之類的心理負擔吧?
可若是被陌生人幫助的話,因為再也不會見面,亦或是不常交流,這份覺得麻煩別人的情緒也不會時常顯現,留下來的,更多是單純地感謝。對方也因為不常遇見你,便不會因為時常見到你而想起曾協助你,只會單純記得曾幫助過某人,累積小小的成就感。

/

嗯...生物和人體甚麼的我不懂啊
可是假如泡麵被油包覆而無法消化,那應該所有用到油的食物都會發生一樣的事情吧?舉凡湯麵、炒飯,甚至是麵包
這個問題就交給你去問了(咦

核電哦,我的立場不同意也不反對吧
說實在的講危不危險不實際
核電廠那麼多,爆炸的能有幾座?
但同時,若是爆炸誰能負責?
不是說工廠蓋得多安全就沒事,世界上大部分的核災都是意外

蘇聯車諾比核災,毫無疑問是場生態浩劫,而這場意外的發生,僅僅只是因為人員疏失,便造成了兩人死亡,已經一個數以十萬計對人、動物身體影響

日本福島核災,當時只是依照規定檢查設備,休息了4~6號機,僅有1~3號在地震發生時自動停機,同時緊急發電設備被海水沖毀,導致機組無法冷卻爐心熔毀,雖然沒有直接導致人員傷亡,可同時又是另外一場生態浩劫

是的,核電廠這種危險的東西大家絕對是嚴謹再嚴謹,可正如上面兩個例子所述,當意外發生時誰又擋得住?並沒有
同時核電又是便宜的發電源,這樣簡單粗暴的理由讓人無法抗拒

德國的話我記得目前正在追求無核化吧?
可德國的再生能源效率非常之高,同時國內各地有著各自的發電。和台灣不同,並沒有被單獨的公司壟斷
核電的部分到這裡就好吧,雖然都是幹話。

/

無論是諮商還是文學,更甚是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依靠熱情持的
差別在於你的熱情能不能傳達給其他人
若是不能,將來只能孤軍奮戰
若是可以,才會有人為你而戰
先試著感動他人吧,不要一昧地將熱情塞進創作中就說受挫
受挫是因為方法錯了當然受挫阿(?
一封信有點短,有問題再寄信來吧


這次不會超過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