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國際NGO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生涯規劃 · 2018-06-26

sorry 我想問
這社會真有那麼現實嗎?
或許因為我還是學生
所以體驗不到所謂的社會現實面。
但我所遇到的人多數是那麼的和藹
所以
社會有那麼現實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夢想是想在國際NGO組織上班
兼職旅遊作家
不知道實現夢想需要付出大量的金錢代價嗎?
或者追求夢想還要考慮其他因素??

謝謝


24比利

因為萌哈對NGO較沒研究,所以暫時由我來支援啦~

首先,社會是否現實?
答案是肯定的,不過不代表現實的人不善良和藹,我本身提早經歷過大大小小的荒謬事,但我依然相信著人性本善。
那何謂現實?現實就是即使秉著一顆善良單純的心,有時"不得不"做出狠心的選擇,而我也一直替身邊那些曾經對我做出傷害的人找出理由與動機,很多人迫於環境(無論是人情壓力、成績壓力、經濟壓力等等)只能做出這樣的舉動,又或者他本人有著什麼樣的陰影,導致後續令人遺憾的發展。
現實不一定要多殘酷,但總是令人無奈與無力,讓人感嘆著交情是如此不堪一擊,不過我不斷相信這些人並不是不注重這份情誼,而是迫不得已。

再者,想在國際NGO組織上班兼職旅遊作家需要那些人格特質?

  1. 專業力:NGO就像一個社會有著各行各業,每個領域都有相應的NGO在做,所以培養專業能力,愈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例如光有愛心而沒有醫學專長的人,就算進入無國界醫生亦無法發揮長才)
    而專業的部分建議學習2種專業:一是自己有熱情的專業技術,無論是農業、醫學、經濟、法律、生態、人類學、工業設計......水平都要都要跟能夠進入國際企業的人才一樣;二是NGO的專業能力,無論是國際發展、國際救援、如何倡議、如何募款等等,必須擁有對NGO發展有助益的專業能力,才能結合專業技術與國際發展,成為一個值得國際NGO延攬的人才。
  2. 思考力:除了豐富的知識力,還必須會用腦、會思考、邏輯清楚,這樣才有可能做好觀察、分析、策略制定等工作,否則光有知識力不過是一個行動為基百科,大家手機一滑google搜尋引擎都能取代你。
    而如何學習思考呢?例如當一個志工團體成立,那什麼樣的狀況該使用何種志工資源?何時該雇用專業教師?低專業度的志工進行第一線的教育利弊是什麼?高專業度的志工進行在地師資培訓利弊又為何?
    在進行一份企劃時衍伸出任何問題,都有其哲學、心理學、社會學、邏輯思辨、思考教育等,因此不是只會英語兒歌帶動唱,而是必須思考辯證,這些人文領域的專業更是不可少。
  3. 溝通力:除了外語能力要好,還要知道如何運用外語的邏輯來思考、做報告而不僅僅是翻譯,否則請個翻譯員或網路翻譯一下就行了。
    在 NGO工作常常需要宣揚理念,本質上類似傳教士比起在一般工作更需要良好的溝通力,因為同時要跟不同語言、不同理念、不同意識型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因此需要訓練強大的傾聽與協調能力,如何在 3 個月內學會一個新的少數民族語言之基本溝通、如何對未知的人事物皆充滿好奇心還能屏除成見、如何誠心誠意思考與自己價值觀不同甚至違背的觀點......都是基本的課題。
  4. EQ管理:如何消化情緒、如何心平氣和面對那些令人無奈甚至悲傷憤怒的現實......,也要有足夠的彈性、成熟度與優秀的判斷力等等,一個人是否有足夠強大的心理素質來面對人世間苦難的各種表現,決定了你是否能勝任NGO工作對人類信念的挑戰。
  5. 價值觀:你需要有全面的價值體系,一個好的 NGO 工作者不能只在某一專業上讓人尊重,在價值觀上也必須全面發展,無論你是倡議任何理念,都必須顧及社會正義、性別平權、致力消弭貧窮,無分宗教信仰、種族、性向、外表的差異,不能有尊卑的階級意識。
  6. 毅力:這真的非常需要毅力,並非指做志工的環境有多惡劣(如果這點都不能忍受就別加入了),而是如何在面臨現實的種種還能堅持下去(不只指工作環境包括私人隱藏的擔憂)。
  7. 文筆:這是旅遊作家一定要有的能力,這應該就不需要說明了吧XD這個想法不錯,畢竟NGO組織能賺到多多的錢是不太可能,有時金錢的內耗的情形又十分嚴重,多少賺點外快也是維持自己的生活所需,也能記錄自己在NGO的心路歷程。但如何讓自己在眾多的作家脫穎而出,便是你要磨練的地方囉~

接下來,如何進入國際 NGO 領域工作?是否需要先從志工或實習做起?

  • 志工經驗:就跟工作投履歷一樣,若現在還是國中生或高中生(我是也有認識高中生就開始海外到處做志工的),那可以先從簡單的國內志工做起,累積漂亮的經歷、培養志工的能力,未來在應徵時總有一些比較能分享的優勢。
  • 無薪低酬:其實就跟企業一樣,當無薪或低報酬的志工或實習生(就是免費勞工啦),是一個彼此認識了解、建立關係的好機會(下次要正式應徵工作總是比較占上風)。
  • 臺灣NGO:不過在沒有太多工作經驗的情況下,要跟來自各國的人才競爭國際NGO的職位,即使是志工或實習,如果不是直接跟臺灣相關的工作或是臺灣 NGO 在海外進行的計畫,再加上缺乏專業力、思考力與溝通力的劣勢,幾乎是沒有競爭力的。
    因此不妨以志工或實習生身分參加臺灣NGO在海外進行的計畫,然後趁機多接觸、串連當地的其他國際NGO,想辦法脫穎而出、留下好印象並於事後保持聯繫,這層人脈可能會幫助你在國際組織找到下一個志工或實習的機會。

最後,國際NGO有哪些考驗?
最常見的考驗莫過於家庭與經濟了。
非常非常多的人因為NGO的工作導致家庭破裂,因為除了平常工作太忙無暇陪伴,也會因為為了多賺點錢、爭取表現等等原因將工作帶回家,甚至連累家人都必須挪出體力與精神幫他做工作;
經濟的部份,若是指獨善其身那還沒太大問題,人嘛...其實只要不是大魚大肉基本粗糙一點的生理需求不難滿足,但若已成家或家裡經濟重擔必須由你來扛那可能真的很吃緊了,除了自己吃苦還要連累家人吃苦,尤其做過志工的人都知道,金錢的內耗相當嚴重甚至還自掏腰包(資金常常就這樣飛了只為了一些不必要確必須的事項),所以才會有做志工還必須家裡有錢之說。
建議是在剛畢業且有明確想倡議或援助的議題或團體時加入,這時的理想非常大也非常明確、有衝勁、有目標,甚至因為還沒成家經濟壓力較小,此時較年輕無論體力上還是精神上比較能吃苦,之後是否能夠在組織中撐下去就要看個人造化了。

PS.附上一個曾在NGO上班之人的連結,或許不甚詳盡但感想值得參考。(有人在NPO或是NGO上班的嗎?)

by玖殜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