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處之道 · 2018-06-12

明明沒有到社交恐懼症,為什麼和有些人相處就是莫名覺得有隔閡,如果只是幾個還可以覺得只是個性不合沒關係,可是幾乎是三分之二,最近這種現象已經到了如果路上有可能會有機率遇到那些人即使繞遠路我也會繞,平時一群人在聊天的話如果有一半以上不熟那我幾乎是不會講話,有些人好像也覺得我有點孤僻,該怎麼克服這種感覺


蓋世太保

嗨嗨,我是金魚腦獺獺,很高興可以收到你的來信。

正常人的一般生活中每天都需要面對各種人群,獺獺可以想像到這件事對你生活上來說造成了多大的不便與困擾,一直這麼努力面對著,真的辛苦你了!

在開始跟你分享一些想法之前,我想先問問你,怎麼知道自己沒有社交恐懼症呢?是因為只對特定的人嗎?還是有尋求過相關的醫療協助呢?
(上面的問題你願意分享的話可以分享,或在心中想想也無妨~)

忽略掉上面的問題,獺獺想跟你分享:
有時候有一些人的個人特質就是比較謹慎,在面對不熟悉的人或是環境的時候態度會比較保守跟防衛,這是很正常的,覺得跟某人頻率不對(感覺相處不來)也一樣,這些狀況不見得有什麼原因,只是單純的直覺感受罷了,也可以說是一種生物想保護自己的本能反應,不需要過度擔憂。而這樣的的外在表現會有的副作用可能就是像你說的,別人會覺得你比較孤僻,但那又如何呢?真正困擾你的,是你想好好跟別人相處而做不到的挫敗感(或許還有一些緊張、恐懼的感受)還是別人眼中的你不是你想讓大家認識的你呢?反覆閱讀你的來信,我猜或許是前者多一些吧?(希望我沒有假設錯誤)但,那又如何呢?從你的文字敘述中我猜,這狀況是近期越來越嚴重,那之前呢?有沒有一些能好好相處的成功經驗呢?有發生什麼事讓這個情況變嚴重嗎?有約三分之一的人是你可以比較好相處的,那這些人有什麼共同的特質嗎(如:隨和、活潑等)?他們又是怎麼看你的呢?

我知道我是隻問題很多的討人厭獺獺,但獺獺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來看(我也曾因為一些因素而恐懼社交好一陣子),私心覺得這些問題可能可以幫助你思考、釐清自己的狀況與需求(希望不要造成你的困擾跟負擔才好......如果你覺得這些問題讓你不舒服,你可以不用去思考跟回答也沒關係,你並沒有回答這些問題的義務,放鬆心情來看待這封信就好)。

最後,實際一點來看,獺獺跟你分享一下我自己在面對人群緊張跟想逃離的時候用的方法,或許可以幫助到你:
一、如果想改善這種想回避的狀況或處在無法迴避的狀況時,那就從面對開始吧!演戲也無妨,盡自己所能的演出自己想要的理想狀態,每演一次就是練習怎麼面對人群一次,演久了總有一天也會成真。【可以把對方想像成水果之類的你不會想回避的東西、深呼吸跟放鬆運動(配合深呼吸,吸氣的時候把雙手握到最緊,吐氣的時候雙手慢慢張開)也會是很好的選擇】
二、真的想迴避就迴避吧!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你可以嘗試去改變,但不需要要求立竿見影的成效,人的變化都是累積的,像存錢一般,今天面對(存)一點、明天面對(一點),總有一天可以存到目標金額!操之過急只會讓自己因為過量的壓力而陷入更深的不安而已。
三、有時間的話就去找找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如果能找到原因,或許能更快的獲得改善,但不是所有事都有原因,找不到也請不要過於擔憂或挫折。
四、找一個愛你且可以理解你狀況的人訴說(如:朋友、家人、解憂使者(x)),內心的不安不需要獨自扛著,覺得累的時候抬起頭來看看身邊你愛的、也愛著你的人們,有時候說出來反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幫助喔!
五、學著愛自己的完美與不完美。這點比較抽象,獺獺想表達的是,有些人就是不善長社交,又如何?充其量不過是自己的短處,就像手指有長有短一樣,有短處的同時也必然有所長處,而手,不正是因為這些長短組合而顯得萬用嗎~不要把目光過度放在自己的不足,有時候換個視角,就是海闊天空的開始。

最後的最後,再次感謝你的來信,希望有幫助到你,也祝福你可以早日解決這個困擾,如果有任何需要、想再聊聊,都歡迎再次來信。

BY金魚腦獺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