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我文靜、不愛說話
不過小時候我很愛講話,爸媽都說我像一隻麻雀,每天睜開眼睛就開始嘰嘰喳喳直到睡覺才肯停。
小時候班導師給我的學期評語也都是有“活潑 外向”之類的用詞。
稍微長大一點後我發現身邊的人好像一點也不在意我在說什麼…
然後我默默的做了一個小試驗,大約有一個月的時間,我幾乎不說話,除非必要或課堂上回答問題,平常就用點頭搖頭簡單的手勢回應別人的問題。
結果是身邊大多數的人,甚至是我的家人,並沒有發現我的改變…也不覺得我是否因為心情不好而變得沈默…
我開始思考,從前講那麼多的話似乎是不需要的…
後來進入國中 高中 大學 出社會後 我發現大多數只會選擇性的聽他們想聽的部分,即使同一件事已經講過很多次,常常在事情發生後他們才會說“你怎麼不跟我說?!”
有趣的是這些人往往在聊天時不斷重複敘述他曾經說過的事物,就像第一次說一樣,因為這些是“他想說的話”。
我並不排斥反覆的聽這些故事,同時在心裡想著…這就是人性啊…或許我在別人眼中也是這樣的…
由古至今,人心不變
分析心理需求的話,其實成人跟幼兒是無異的,都是需要被他人認可的,只是表達的手段跟方式有差別
現代通訊程式發展迅速,人們自然的習慣了同溫層,甚至認為世界就是這樣
不少人自然的認為週邊朋友就是該瞭解我,甚至挺我的言行
往往因此忽略了去關注週邊親友的感受
ll 並不覺得那麼擅於發言的妳是不需要的,人嘛,都是個體的,很多事,不表達出來,他人是不知道的,比起那些當下啥都不說,總是事後低語些543的,ll 反而比較欣賞能說出口的人喔
ll 願妳能早日遇上能跟妳真心相處,彼此尊重,且整天哈拉沒完的知心好友
也歡迎再度來信
by 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