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們的來信中,我學習到很多,索取到更多。寫下心得,希望也能盡微薄之力回饋小部分。
現在才發現開心與憂鬱的情緒是一體兩面。
沒辦發開心的一直笑或持續那種情緒永久(否則應該是中了某種神功?)
在有管道宣泄(吃飽再大哭,哭一次不夠哭兩次,兩次不夠一週哭三天?)憂鬱的情形,憂鬱也不會如影隨形。
但其中困難的地方是,在社會上,人們擅長面對他人開心的情緒;而不開心的憂鬱在白天只能收著(除非是外向懂得尋求幫忙的朋友)。
因此人們比較沒必要儲存開心,但不自覺的卻儲存憂傷。
儲存的心情經過時間發酵,只會覺得太深刻,
卻忘記在自己的時間發泄(像每天本來就要吃飯一般)(要留空間和自己相處,這邊謝謝ww, 讓我想起該怎麼哭XD)
而且也可以儲存快樂,讓它發酵,讓它深刻
謝謝你們
你好,我是蘇三兒,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願你能有個美好的一天。
首先,我想所有的使者看到你的來信時,都是備受感動與溫暖的。當我們長時間正能量的輸出,心靈仍不免有些匱乏。而你的回饋,正是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我想先在這裡鄭重的向你道謝(鞠躬)。
是的,人們往往會認為情緒反應只有單一一個,比如開心的時候就只快樂,難過的時候只剩下悲傷。當然或許我們最一開始是如此沒錯,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理解的越來越多,思考的層面越來越複雜,於是一層一層不盡相同的情緒,在大腦的空間內肆意的流竄著。
人本來就是矛盾的。
就如同你說的,我們往往都希望自己能夠將正能量帶給別人,不希望自己給人的印象是一個負面的人。而我們也本能的排斥負面的東西,於是我們選擇了把自己的負能量關起來,鎖上無數的掛鎖,並且埋藏在意識的最深處。
但對於我們快樂的正向情緒,我們不吝於與他人分享,也渴望與身邊的人一同歡笑,甚至認為自己只需要快樂。於是我們不斷的將自己往外推,塑造出一個陽光快樂的自己,卻在同時,也對著陰暗角落負面的自己嗤之以鼻、憤慨指責。
我想ww想說的,就如同你體悟到的一樣,我們都必須去試著接受那個晦暗的自己,去了解、正視、擁抱並且接受它,好好的學習與這樣的自己相處。
一昧的指責只會將自己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當中。
蘇三兒一直很相信,留一點悲傷給自己的同時,也得留下一些快樂,屬於自己的快樂。埋藏起來並不代表害怕示人,而是過於珍貴而選擇小心翼翼的保護。
同時蘇三兒也覺得,希望能夠回饋一點什麼給我們的你,帶給我們感動與溫暖的你,便是對於這個程式最美好的那一份快樂。這也是我將這封信設為文章的原因。
光是它的存在,就足以擁有這個價值。
能夠吸收的這麼充分,我想你的可發展性遠超過我們的想像。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事情,而我也覺得這一點必須告訴你。
那麼最後,祝福你擁有美好的一天囉~
有新的想法的話,隨時歡迎來找我們聊聊。如果想跟ww繼續聊聊,也歡迎指名ww與你相見歡。
By 我是咖啡館的蘇三兒,悲傷的時候不妨咬咬鋼筆桿,把一切都寫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