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處之道 · 2018-05-30

我是一個大二的學生,成長的路上,我的朋友一直不多,但直到高中,連一個朋友都沒有時,我才開始真正強烈感受自己人際關係有多糟,那時候患了憂鬱症也去過心理諮商中心,甚至去看過精神科醫師也服用抗憂鬱的藥物,所幸在高中結尾之際我有了一群真心喜歡的朋友。
上了大學後,大一還有一群朋友,其實彼此也不是每個都十分熟悉對方,聚在一起也許是因為有共同的朋友,大二之後自然便散了,然而我大一的時候忽略了這種情況,連原本以為可以走比較久的朋友也在大二後變得沒什麼交集,只有在碰面時聊幾句。

大二上因為男友的陪伴,我雖然在學校感到孤單卻也不致於承受不住,然而到大二下後,跟男友分手了,更加發現自己有多邊緣,雖然目前的情況不是完全沒朋友,但不可能每餐都有人陪我吃飯,我大部分時間都得一個人,這種滲入骨髓裡的寂寞讓我真的很想死。

我雖不敢說自己看過許多與人相處有關的書,但凡只要我有看的書,我都會去精讀它們,生活中也留意著別人之間的對話、相處方式,還有自己與人應對時的問題,我發現了一些事:

1.教導與人相處的書籍所提出的理論,有的的確可行但在我看來卻不是重點,起碼在身為台灣大學生的環境下。比如弦線理論,一開始大家可能會因為彼此來自相同的家鄉而有些話題,但這往往不是成為朋友的重點。況且班上那些人緣不好的人(包涵我)有的甚至參加過幾個社團,但倒頭來還是邊緣人。

2.承上,有些書籍的指示很抽象,,或者有說等於沒說。比如書上說到:說話要製造高點,不要讓人覺得無趣,但我覺得這本身就是個問題,大部分人應該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正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啊!這種東西要練習也不容易,比如觀察那些有趣、受歡迎的人怎麼與人聊天好了,我或許可以紀錄下他們每次與人的對答,但問題卻有兩點:(1.)當自己跟別人對話時,情況不會一樣,也就是說還是得靠自己的臨場社交反應(2.)有趣又有人緣的人也不會是我朋友(最多點頭之交),不會常出現在我身邊讓我觀察。
還有,人際根本不可能是小學課本說的有共同興趣,對對方好人家就會跟你做朋友的鬼話。

3.會有人說多練習與人相處自然會懂得相處之道,但一個人若社交方式本身有問題,自身卻很難察覺,我多次觀察下來,發現每個人多少會對自己與人相處的過程裡有盲點,而且本人難以察覺(若是容易察覺便不會是問題了),若這盲點過大就會對一個人的人際造成困擾。我覺得人際不像寫考卷,錯了還有個紅筆在那提醒你,它只有結果的呈現,你卻無法確切知道錯
在哪。

4.縱使知道問題在哪也未必能改,比如要一個安靜的人變成活潑的人,這樣的例子或許不是沒有但我覺得極少數。畢竟大多邊緣人也不想邊緣,但能擺脫這種情況的人也不是全部。

5.都說物以類聚,從你身邊的人可以看出你是什麼樣的人。我在大學裡比較有交集的同學,老實說幾乎都是邊緣人,只是原因不同,像有一個,他在別人吃飯聊天時都不講話,像個悶葫蘆似的自己吃自己的,在圖書館看書時老是用手磨下巴,做這種給人觀感不是很好的動作,他又會說他早就放棄跟人相處了——我真的很鄙視他!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我實在無法認同這種明顯自我放棄人際關係的人!但隨後便會想到,我是不是也有他的問題?長相與舉止我很注重應該是沒有(我甚至整過型,因為懷疑自己是否因為長太醜而影響交際,事後證明不是長相的問題),然後因為有他做借鏡,我會認真的聽別人說話,站在對方的立場想著如何回答,表情也會注意不要撲克臉,然而我還是很邊,我想我這塊做得也沒很好,加上我猜個性+應變的問題占滿大部分,因為很多情況需要當場應對,又不像打字聊天還有加以思索的空間。

6.我在大學比較有交集的人幾乎都是邊緣人,而且幾乎都放棄與人相處。所以就算想找個伴解決問題也沒有。

7.因為自知沒什麼朋友,分組時我都盡量做好分內事,和同學相處上也採和平政策。但也因為這樣我常常只有妥協和迎合的份。但那些人緣好的人,看誰不爽可以直接說,桶了大婁子都沒人怪他們反而會幫他們補救,這點讓我深感人緣的重要性。但同時也明白我這輩子大概就是當個妥協和迎合者。

8.我爸曾和我提到他大學時不與人來往,所以人際能力大概是有遺傳的,但他貌似不在意自身的人際,不過他是理工高材生,有沒有朋友影響還沒我大,像我這樣不是聰明的人又得一人奮戰,沒人支援沒精神支柱,真心覺得只有一個慘字。

綜上,我覺得我自身的問題很大,我也約略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但我想不是全部。我大學後仍去過諮商中心,看過人際相關的書,問過國高中同學對我與人相處的問題與指導,但是,大概是我沒用,加上大二快結束了,一般來說同學們也一群一群的,很難打入其中一群。

我在學校裡越來越孤單,我很怕一個人在學校吃飯,但總是得面對這種情況,閱覽室大家結伴一起讀書,我卻是孤獨一人(上述的我的幾個大學朋友不愛看書,或者不在乎自己一個人看書,從不主動找人),很多時候我翻開書本,感受到的,是無盡無期的寂寞與對自己無能為力改變處境的自我厭惡。

我想過再入幾個社團,但到時候已經大三,大家都彼此熟悉的情況下加一個新社團常常變成邊緣人,但我還是會試試吧。我想過考轉學考,因為不會有人覺得轉學生沒朋友很不正常,但我想到這法子時已經太晚,準備的時間不夠,大概也考不過。
我的學系要念不止四年,這對我來說更是痛苦,想到自己往後的日子,孤獨只會不斷增加,所有的事只能自己幫自己,孤軍奮戰,再說這樣子去到職場不知道又是如何。我真的很恨我自己,一天有好幾次都想著讓自己死,我這樣的人化做塵土都是應該的,在演化論裡像我這種不會團體相處的人早就死了。
如果能即刻死去,會是對我最好的結果,我一直這樣覺得,像我這樣的人....


24比利

妳好唷

我很仔細的看過你的信了

你是個很有趣的人呢

把自己跟別人都分析的很清楚

但有一點你說的對

有時看自己的行為會有盲點

但不管如何

我可以跟你分享一個交朋友的一些不敗的方法

那些書的理論並沒有錯

但都不是現階段需要的

就像是你會要求一個減肥的人直接吃代餐

還是請她先從飲食做改變跟控制才是根本

兩者都可以達到效果

但他們的路徑跟最後效果的程度不太一樣

吃代餐,復胖程度很快

因為自己依舊沒有改變

所以說如何交到朋友首先就是

改變自己的內在

你必須展現出自信且開放的心

對外的時候要對人友善

對人友善不是去討好別人

是嘗試見面打個招呼,關心一下對方

而且你要發自內心的希望別人生活是過得好

若不是,別人會覺得你怪怪的

感覺過來打招呼又一副很尷尬的感覺

再來是適時的幫忙對方

你可能注意到身邊有人需要幫忙

你又剛好可以幫人家

那就幫人一把吧

這時候對方就對你有個好印象

其實之後就只差深入聊天跟約出去了

朋友之所以能成為朋友

那代表你的價值觀跟對方一定有類似與共鳴的地方

不妨先從對方興趣開始聊起

在聊天時保持氣氛自在是很重要的

往往在你沒有刻意想交朋友

單純展現自己友好的時候

這樣才會吸引人靠近你唷

但切記一切都不是建立在利益交換或完全的討好

而你說的那種人緣很好的人

他們很有個人魅力

吸引別人靠近

但相同的是

他們都以開放的心去跟別人相處

你可以試試

有問題再投信

我們一起想辦法

 

 

by以樂